可是讓林如海和黛玉都沒想到的是,想低調已經來不急了,京都中已經因為這件事掀起了軒然大波。
京都中家中有待字閨中的小姐,都被長輩拿來做對比,說教,一時間賈府和林府的姑娘被街頭巷尾和各個府邸都傳頌著。
林如海知道,這名聲一旦傳出去,怕是幾年都不會消下去了。好名聲和壞名聲一樣讓人擔心。
林府里給黛玉送拜帖也多了起來,黛玉不勝其煩,索性辭了父親回了榮國府躲一段時間。
榮國府里上上下下見了惜春三姐妹,都給她們道賀,外面也有來賀的,也有遞拜帖和請貼的,當然都被王夫人擋了,這也是她與賈母和姑娘們商量好的應對方法。只說姑娘們不得閑。迎春要備嫁,惜春要管家,探春就更厲害了,她是要幫著皇上做事的,除了安嘉公主,哪個敢主動上門來找她。黛玉回了榮國府,當然也被長輩們一起保護起來。
賈府經歷了幾番恍恍惚惚的起落,讓賈政等賈府眾人也都看清楚了人心,做起事來也更加低調謹慎。
惜春想著,姐妹們該做的都做了,至于賈赦會是個什么結果?就要看他的造化了。以現在皇上對賈府的態度,賈赦的事不會連累到家里其他人是一定的了。
黛玉來了以后,只一如往常的到賈母處說笑,仿佛賈赦兵敗的事沒有發生一樣。
惜春偶爾與探春一起到榮國府,有時會帶著迎春和黛玉一起,府里也不拘著待嫁的迎春外出了。探春身份特殊,當初的小小庶女,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從縣主變成了郡主,還按例配了隨身的侍衛。出行也自由了很多。
朝中西北邊塞的戰事還沒有消息,從東南沿海就傳來了戰況,南安郡王在南海不僅打的流寇無處遁形,還拔出了一支倭國的秘密駐軍。這支駐軍也是流寇的據點。
倭國駐軍戰敗,就想要講和,派了一名叫井下的王子做為使團來求和。人駐扎在海邊,還算老實,遞交了求和書后就那么不急不徐的等著。看上去與前段時間打仗的不是一國的人。
南安郡王知道,兩國開戰,不斬來使,既然對方是來講和的,他也只能上報朝廷。
皇上也不想東南沿海連年戰爭,那里的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國家還要派兵駐防,國家付出了很大一部分的財力物力,一直都是治標不治本。
接了南安郡王的奏折,知道東南沿海也算是有了個結果。倭國竟然來求和了,皇上自然高興。準了覲見。命林如海為首的幾個文官負責接待。
井下王子進了京都就先被安排住進了驛站,林如海帶著人先去見了一面,井下王子很是謙卑,顯的誠意十足。還很大方的把自己帶來的東西給林如海參觀。
林如海見井下王子帶來的主要供品除了珍珠、珊瑚等物,竟還有十幾個女人,其中一個是據說是倭國的公主,除了身材嬌小以外,也算是個絕色美人了。其余十二個,也是個個國色生香,怎么看也不像是公主的侍女,因為她們穿的衣裳顏色款式各不相同,反而是各具特色。
林如海心里一凜,覺得這些女子沒有那么簡單,經井下王子介紹,這些女子是供奉給皇上的,就如他送來的金銀珠寶一樣,代表的是倭國舉國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