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部落的兄弟們,你們的首領已經身死,繼續抵抗下去毫無意義,統一才是大勢所趨。
軒轅氏作為人族共主,為了人族的發展,我想他定會一視同仁,軒轅氏,你可以做到吧?”
若是蚩尤還活著,軒轅氏還有可能擔心收留這些九黎部落的人族,他們可能降而復叛,但現在蚩尤已死,已經沒了這么多顧忌。
經歷過妖魔大戰與蚩尤統領的九黎部落大戰之后,有熊部落同樣元氣大傷,現在急需人口恢復,九黎部落剩余人族投降,正中軒轅氏下懷。
“圣師,今日軒轅在所有人面前保證,定會對九黎部落的人族一視同仁,若是不能做到,便永久不得證人皇之位。”
眼看軒轅氏以人皇之位保證,那些投降的九黎部落族人總算放下心來,畢竟軒轅氏和蚩尤爭的就是人皇之位而已,肯定不會隨意拿出來發誓。
在九黎部落那些殘余的小首領支持之下,收編工作進行得很順利,雖然有些巫人不死心,但也很快就被鎮壓。
接下來多寶未在涿鹿耽擱,而是來到人族祖地泰山閉關,等待軒轅氏功德圓滿之時,完成三皇中最后一位人皇封禪。
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里,軒轅氏開始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云,管軍事的稱縉云,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
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以神蓍推算制定歷法。
在這二十年時間里,雖然偶爾會有小部落叛亂,但很快就被鎮壓,總的來說算得上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制作,如音樂、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
軒轅氏首次完成人族一統,為此還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
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
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
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擔任法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數學上的造詣: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軍隊上的建樹則是: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
除此之外在音樂發展上也貢獻極大力量,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一直流傳后世。
除此之外他還將龍作為有熊部落的圖騰,把人族與龍族聯系在了一起,算是完成對龍族的允諾。
而他的妃子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制衣服,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又有倉頡傳播文字,具六書之法,說起來功德不下于天皇伏羲氏與地皇神農氏。
二十年時間過去,軒轅氏回想起這二十年殫精竭慮勤勤懇懇,可功德圓滿之日一直未到來,就算他的耐性再好,心里也十分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