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到文書房,見杜太師俟候命下,不知有殺身之禍,旨意已下:“杜元銑妖言惑眾,拿下梟首,以正國法。”
奉御官宣讀旨意畢,不由分說,將杜元銑摘去衣服,繩纏索綁,拿出午門,方至九龍橋,只見一位大夫,身穿大紅袍,乃梅伯也。
看見杜太師綁而來,向前問道:“太師何罪至此?”
元銑曰:“天子失政,上本內廷,言妖氣貫于宮中,災星立變于天下,首相轉達,有犯天顏。君賜臣死,不敢違旨。
梅先生,功名二字,化作灰塵,數載丹心,竟成冰冷!”
“且住,待我保奏去。”
竟至九龍橋邊,適逢首相商容,梅伯請問丞相,杜太師有何罪犯,天子特賜其死?
“元銑本章,實為朝廷,因妖氣繞于禁闥,怪氣照于宮闈,當今聽蘇美人之言,坐以妖言惑眾,驚慌萬民之罪,老夫苦諫,天子不從,如之奈何?”
梅伯聽罷,只氣得五靈神暴燥,三昧火燒胸,叫道:
“老丞相燮理陰陽,調和鼎鼐,奸者即斬,佞者即誅,賢者即薦,能者即褒,君正而首相無言,君不正以直言諫主。
今天子無辜而殺大臣,似丞相只等鉗口不言,委之無奈,是重一己之功名,輕朝內之股肱。
怕死貪生,愛血肉之微軀,懼君王之刑典,皆非丞相之所為也,且住了待我與丞相面君。”
梅伯攜商容過大殿,逕進內廷,伯乃外官,及至壽仙宮門首,便自俯伏,奉御官啟奏讓商容、梅伯候旨。
紂王心中本來就不快,自然不愿見梅伯,商容乃三世之老臣,進內可赦,梅伯擅進內廷,不遵國法,傳旨商容至前,梅伯隨后,進宮俯伏。
“二卿有何奏章?”
“陛下!臣梅伯具疏,杜元銑何事干犯國法,致于賜死!”
“杜元銑與方士通謀,架捏妖
言,搖惑軍民,播亂朝政,污朝廷,身為大臣,不思報本酬恩,而又詐言妖魅,蒙蔽欺君,律法當誅,除奸佞,不為無故耳。”
梅伯聽紂王之言,不覺厲聲奏道。
“臣聞堯王治天下,應天而順人,言聽于文臣,計從于武將,一日一朝,共議治國安民之法,去讒遠色,共樂太平。
今陛下半載不朝,樂于深宮,朝朝飲宴,夜夜歡娛,不理朝政,不容諫官。
臣聞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則手足正,心不正則手足歪邪,古語有云君正臣邪,國患難治。
杜元銑乃治世之忠良,陛下若斬元銑,而廢先王之大臣,聽妃之言,有傷國家之梁棟,臣愿主公赦元銑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紂王聽罷心頭怒火更甚,將梅伯與杜元銑一同處置。
“梅伯與元銑一黨,違法進宮,不分內外,本當與元銑一例典刑,奈前侍朕有勞,姑免其罪,削其上大夫,永不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