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無根本,不久邱墟,昏君昏君!你不義誅妻,不慈殺子,不道治國,不德殺大臣,不明親邪佞,不正貪酒色,不智壞三綱,不恥敗五常。
昏君!人倫道德,一字全無,枉為人君,空坐帝位,有辱成湯,死有與愧!”
紂王大怒,切齒拍案大駕。
“匹夫!焉敢侮君罵主?將這逆賊拿炮烙!”
“我死不足惜,止留忠孝于人間,豈似你這昏君斷送江山,污名萬載?”
紂王氣沖斗牛,兩邊將炮烙燒紅,把趙啟剝去冠冕,將鐵索裹身,只烙的筋折皮焦骨化,煙飛九間殿,臭不可聞,眾官員鉗口傷情。
紂王看此慘刑,其心方遂,傳旨駕回。
九間殿又炮烙大臣,百官魄散魂消,紂王回宮,妲己接見,紂王攜手相挽,并坐龍墩之上。
“今日商容撞死,趙啟炮烙,朕被這兩個匹夫辱罵不堪,這樣慘刑,百官俱還不怕,肯定還要再想他法,治此倔強之輩。”
妲己說道。
“容妾再想。”
紂王心中十分焦慮。
“美人大位已定,朝內百官也不敢諫阻,朕所慮東伯侯姜桓楚,他知女兒慘死,領兵反叛,引諸侯,殺至朝歌,聞仲北海未回,如何是好?”
蘇妲己一時半會也沒有想到好辦法,不過靈機一動,計上心頭。
“妾乃女流,識見有限,望陛下急召費仲商議,必有奇謀,可安天下。”
“御妻之言有理。”
紂王隨即傳旨召費仲,不一時,費仲至宮拜見,紂王問道。
“姜后已死,朕恐姜桓楚聞知,領兵反亂,東方恐不得安寧,卿有何策,可定太平?”
費仲早有考慮,跪在地上回奏。
“姜后已亡,殿下又失,商容撞死,趙啟炮烙,文武各有怨言,只恐內傳音信,動姜桓楚兵來,必生禍亂。
陛下不如暗傳四道旨意,把四鎮大諸侯誆進都城,梟號令,斬草除根,那八百鎮諸侯知四臣已故,如蛟龍失爪,猛虎無牙,決不敢猖獗,天下可保安寧,不知圣旨如和?”
紂王聞言大悅,覺得此法確實可行。
“卿真乃蓋世奇才!丙有安邦之策,不負蘇皇后之所薦。”
費仲退出宮中,紂王暗詔旨四道,點四員使命官,往四處去,詔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進朝歌。
且說那一員官逕往西岐前來,一路上風塵滾滾,芳草萋萋,穿州過府,旅店村座,真是朝登紫陌,暮踏紅塵。
不一日,過了西岐山七十里,進了都城,使命官看城內光景,民豐物阜,市井安閑,做買做賣,和容悅色,來往行人,謙讓尊卑。
使官不由感嘆起來,這里的情況比起朝歌來說,確實好了千倍百倍。
“聞姬伯仁德,果然風景雍和,真是堯舜之世。”
使官至金亭館驛下馬,次日西伯侯姬昌設殿聚文武,講論治國安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