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兒,你要朕來這里干什么呢?”
李世民皺著眉頭,不解地問道。
“父皇不是知道了么?早先我就跟你說了的,干嘛又來問我?”
李文跑過去,坐在他對面,朝秦叔寶做了個手勢,示意他也出去守著。
“此一時,彼一時也!”
李世民怒不可遏,停了停又喝道:“都什么時候了,你還來為那逆子求情!”
李文聽了,默不作聲。
李世民也是愁眉苦臉,坐在那一動也不動。
燭光里的那個沙漏中的細沙,在那里靜靜地流淌著。
一盞熱茶的時間里,誰也不開口。
“在國與家之間,在情與法之間,選擇太難,是吧!”
李文打破了沉默的局面,因為他知道,夜長夢多,日久生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兒呀!仁君就兩個字,做起來可是萬難呀!”
李世民的口氣終于松動了一些,萬般感慨,長嘆不止,停了停又說道:
“放過了做壞事的人,是對被害人和好人的不公平;執法太嚴,錯判不說,就算是他罪有應得,那也對被執行者也是摧殘。哪有仁義可言?”
“兒臣明白!倫理之下,只有情理可循,豈有法理與公平可言?”
李文咬了咬嘴唇,很慢很深沉地說著。
這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讓,卻是讓李世民猛地一抬頭。
他驚訝地望著這小不點,心中更是像打翻個五味瓶似的。
懂事的太懂事了,九歲的年齡,看起來是嘻嘻哈哈的。
可是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成熟穩重而富有哲理。
那些年歲大的兒子們,那些被他曾經看重的兒子們,卻是像個豬一樣的!
沒有一個是愿意好好學本事的,天天想著搶自己的龍椅!
“你說說,這事該怎么辦?”
李世民望著李文,朝他朝朝手,示意讓他過去。
看來他是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辦了。
招手讓自己過去,這可是很少有的事情。
李文起身,走了過去。
李世民一把拉著李文,抱了起來,輕聲嘆道:“父皇也想著大事化小,可是,兒呀,這事鬧得滿城風雨,收不了場呀!”
李文點了點著,依靠在他懷里,輕聲說道:“按表面上的證據來分析,你想想,得斬幾個兒子吧?父皇呀,這個事可真馬虎不得。”
“是呀!現在所有的證據,直指太子,還有五皇子,至少這兩個人是跑不掉了。”
李世民愁容滿面,只差沒掉下眼淚來,長嘆一聲又說道:
“太子計算你已經是鐵板上釘釘的事了。刺殺你是為了侍衛進府,有了侍衛這內線了,他才知道你的一舉一動,才能拿著你挖樹的事,造兒歌四起來之勢,以達到除掉你這的目的。”
“這一切順理成章,手段也不高明。但是,不只是牽扯到他。”
李文那幼稚的聲音,帶著淡淡的憂傷。
李世民心中一軟,拍著其肩道:“你說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