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真的惱火,他真想問問這李道宗是不是吃錯了藥!
這才準備封賞十皇子,李道宗突然發難,叫他這當皇帝的,如何下得了臺?
他把目光投向李文,見李文沖他點了點頭。
他又替突然心中感到一絲難過,惻隱之心油然而生。
他似乎看到,李道宗自己走向執刑臺。
他搖了搖頭,暗吧一聲,轉過身去。
坐回他的龍椅上,埋頭看起奏折來,不時還用朱筆批點著。
皇帝的舉動,在朝堂上那就是風向標。
而他這個反常的舉動,讓大伙都摸不著頭腦。
皇帝不管事,任憑臣子們爭吵,那就只有兩種意思!
一是理不辯不明,讓二人吵個沒完沒了,收不了場皇帝再來,以彰顯帝王的重要性。
其次就是‘相爭無好言’,就讓你們狗咬狗去,把那些皇帝不知道的事全抖出來。
有心整李文的人,他們以為這是皇帝給了李道宗機會。
因為李文在京都很囂張,要掌握他的資料很容易。
而李道宗才回京城,短時間內要了解他的情況難如登天。
所以,有好幾位為李道宗暗中喝彩的朝臣,紛紛給他投去贊許與鼓勵的目光。
而那些忠厚之人,卻替他捏了一把汗。
因為誰都明白,李道宗再有本事,惹上了十皇子,后果很嚴重!
哇塞!皇帝這是啥意思?
李道宗忍下氣來,冷靜地觀察著場上的一切,這是他多年做統帥養成的習慣!
“哈哈哈……”李道宗大笑了起來,他望著眼前這個倔強的小孩,心里還多少有那么一絲絲不忍心傷害他。
可是他沒有辦法,皇帝安排你來給我當墊腳石,那就怪不得某家了。
因為他知道,自從玄武門事件之后,李家人丁已經很單薄了。
而李世民本是個重情義的人,對自己那點小動作,不是不知道,可一直罩著自己。
此番調自己回來,不就是想朝中多個自己人么?
所以他笑了,笑得很開心,很自然,當然也少不了傲氣!
“你笑啥?”李文偏著頭望著李道宗那盛氣凌人的臉。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李文暗自一聲嘆息。
“笑你不知死活,一個九歲的娃兒,不安心讀書,仗著有點小聰明,胡作非為,惹事生非!今天我就替皇上教教你!”
李道宗一臉嚴肅,兩目威光,他在試水,一試李文的水平,二試李世民的態度。
“哇操!教我?你算老幾?要是在祠堂里,小子是免不得叫你一聲叔,可這里是哪,你心里沒點逼數?”
李文用輕蔑的目光望著他,語氣中充滿了不屑。
李世民一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改奏折文”的樣子,埋頭案中。
皇上這態度,哈哈,李道宗這番是有底了!
這擺明了就是給自己個露臉的機會,要不然自己站不住腳,自己回來有什么意義?
一個正值壯年的功臣,與一個九歲的娃相比,在堂中誰分量足?
這個是常人都知道的事兒。
而且李道宗一回來,便聽很多人都跟他說。
李世民拿著這十皇子頭痛不已。
因為奉旨前去整治十皇子的人,一個個的灰頭土臉而歸。
他再次冷靜地觀察著朝堂之上,也用心分析著,為自己的前程估算。
可李文這粗口一暴,他聽了就來氣!
低喝道:“本官再怎么說是你叔父,你還想欺師滅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