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運輸,不但人要吃,馬還要吃,還要留足回去的糧食,一車糧運過去,所剩不過十之二三。
就算是這樣,就憑那一兩條官道,和幾條年久失修的前朝爛路,通過量也很有限。
這個時節,黃河就只有那點雪山水,連竹排都過不了,更別說運什么糧了。
李文眉頭緊鎖,問道:“那邊的義倉和官倉,還有多少糧?”
“據報,全部放開,不足一個半月。”李世民沉聲說。
李文苦笑,看了李世民一眼,提醒道:“等這公文一來一回,估計就剩半月不到的糧食了。”
“是啊!更可惡的是,竟然有官員趁機倒賣糧食!我非砍了他不可!”李世民拍著桌子大罵。
“先撿要事辦,這幾個郡共計97萬余口,才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李文從懷里拿出兩根鵝毛來,望了望李世民道:“你坐邊頭一點,我得列公式好好算算。”
“民夫、軍隊、災民共110萬人,做事的一斤,不做事的半斤……”
“一輛車拉一千五百斤,到這里要半個月,到這里要二十天……”
李世民望著李文,畫著稀奇古怪的東西,看得云里霧里。
李文也沒時間管他懵逼得表情,演算了滿滿幾頁紙。
“如果這奏折屬實,我們日夜不停地運送,最多能救活五十萬人!”
李文求證了好幾遍,搖著頭無奈地說。
“還好,比朕預估的多一些!將近一半人會餓死,這要如何是好?”
李世民滿臉焦急,果真是愛民如子。
“父皇,我想到個辦法,可以一試。不過,你這兒破規矩太多,束手束腳,很多事情做不了呀。”
李文不可能沒有顧及,他要求個保命符。
“規矩服務于皇權,這五十萬條生命失去了就沒有了。你說吧,父皇全力支持你。”
李世民拍著李文的肩膀,說:“你要是能救這五十萬人的性命,我和你母后,到佛前素食三日,為你祈福,那個敢說你半句壞話,我定斬不饒。”
“物資是死的,人是活的!”
李文站了起來,淡淡地說著,看了看周邊環境又說道:“我需要一張地圖,有道路河流的地圖,需要有人記錄我說的每一句話。”
“好,朕這就帶你去!”
李世民幾道口諭下去,帶著李文來到一偏殿中,一十二個拿著毛筆的人都過來見禮。
父子二人什么話也不說,朝里走去。
還是李文照顧他們的面子,暗中給了個手勢,讓他們歸坐。
李文指著地圖說道:“當時因長安開粥廠,用盡了存糧,這個時候正從江南調來大批糧草,現在集中在這五處碼頭上,所以,若是皇上首肯,糧源是不成問題。”
“朕豈有不肯之理?問題是如何運過去。”李世民皺著眉頭,聲音很沉重。
“不全部運,只運一部分。”李文肯定地說道。
隨手拿起一根竿子,指著地圖道:“我們沿這幾條官道,每十里設一粥廠,一直設到這幾個碼頭這里。”
“這,這是什么意思,那不是把難民全引到長安來了?”
李世民大驚,這災民要救,可是他的龍椅更要緊!
“這不成,真不成,皇兒呀,一百萬人,拖家帶口,衣食沒有著落,長安一共才有多少兵?誰來管理得了?”
“要救災民得動腦子,父皇別急,萬事有我呢。”李文淡淡的答著,指著地圖又說道:“父皇讓我講完。”
“好,你說!”李世民嘆了口氣,用袖子擦著額頭上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