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該死的會談怎么又陷入了沉默?這個該死的東方野蠻人為什么總能在詭異的角度向我進攻?他居然說自己看透了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哦上帝啊,我為什么會允許一個吹牛者在我面前耀武揚威?
這次會議結束后很多年,德比伯爵都想不通為什么肖樂天會在自己的面前搶到談判的主動權,而自己一向引以為傲的咄咄逼人的口才卻沒有絲毫施展的余地。
過了很久很久,德比伯爵才想明白了,也許這場激烈的交鋒,自己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贏過。
這是一個很讓人悲哀的答案,而且更讓人悲哀的是,肖樂天很有可能在這場會談之前,就已經猜到了英國人的底牌。
是的,肖樂天當然知道英國人的底牌,兩世為人的他知道19世紀的英國人有多么的驕傲,中國在這個時代在英國人的眼里,完全徹底的就是一個落后的蠻族,對于這樣的民族他們不可能派出一國首相來秘密會面。
答案只有一個,英國人在試探肖樂天,而這種試探一定帶有潛意識的合作意向。
肖樂天賭對了,德比伯爵來到漢堡確實是帶著女王的密令而來的,現在英國的頂級政客圈子里,人們已經開始關注肖樂天了,這個東亞異軍突起的政治明星,究竟對帝國是否有害,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切的根源,其實還要回到法國人的身上,肖樂天這次能夠進入得到英國人的關注,其實還是要感謝他的敵人,拿破侖三世的。
自從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失敗之后,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強國地位算是一落千丈。在隨后的那些年里,因為和平法國國內的經濟確實持續的在增長,但是這種經濟增長的福利卻沒有落到廣**國人民的頭上,法國國內積攢了非常嚴重的社會矛盾。
在1852年前也就是拿破侖的親侄子登基稱帝之前,這整整37年的時間里,法國的資本家階層對海外殖民地的渴望程度已經達到了頂峰。
很多政客和資本家們已經達成了共識,如果法國不努力擴張殖民,如果法國沒有廣袤的原材料產地,沒有廣闊的商品傾銷市場,那么法蘭西的國運就沒有任何的希望。
千言萬語一句話,那就是法國不能再盤剝國內民眾了,法國必須去盤剝更弱小的民族,只有這樣才能化解國內的社會矛盾。
拿破侖三世的上臺表面上看好像是一場鬧劇一樣的復辟,其實內里是大有文章的。
不負眾望的拿破侖三世,在1854年3月向俄國人宣戰,并聯合英國、奧地利還有土耳其一起跟俄國干。
這就是克里米亞戰爭,這就是拿破侖三世登基后的第一場海外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