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雖然是英法的手下敗將,但是六里橋那場瘋狂的騎兵突擊,讓歐洲人還是很震驚的,西方向來崇拜強者,所以他們雖然不喜歡僧格林沁,但是該有的尊重還是有的。
僧王隕落,朝廷震怒,立刻調集曾國藩北上平定捻軍。但是奇觀的事情發生了,打長毛能夠馳騁半個中國的曾大帥,面對一群流寇樣的捻軍居然慫了。
這場仗打的跟溫吞水一樣,完全沒有發揮出火器營的威力,大帥干脆就是來公費旅游的。
于曾國藩溫吞水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一等肅毅伯,賞戴雙眼花翎的大清政壇新星,李鴻章了。平定捻軍的戰役中,李鴻章的淮軍大放異彩,打的威風八面,到最后朝廷甚至動了用他替換李鴻章的心思了。
究竟李鴻章和曾國藩之間有什么貓膩,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了,但是眼下山東這個地界,還真就是人家李鴻章的淮軍做主,畢竟現在還算戰爭時期。
當膠州灣慘案的情報送到李鴻章的案頭之時,他的面前還有另外兩份卷宗,那都是他手下最忠誠的幕僚給他匯總的情報,加上這一份可就是三個大大的難題了。
“左季高(左宗棠)要調走了?去甘陜回部?好好好,你只要離開中原,剩下的戲就由我來唱了,包裹你那個心腹胡雪巖,我也會給你照顧的好好的……”
“洋人海盜襲擊膠州?這怎么可能,膠州什么時候出現全是洋人的海盜團了?而且就搶走了三千兩紋銀?怎么感覺好像是海盜殺人練兵啊?”
在李鴻章的眼里,死幾千百姓丟幾千兩銀子,這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案子了,平定長毛,平定捻軍,那一場大戰不是幾萬幾萬的死人,膠州灣慘案,在他的眼里就是一個案子。
唯獨第三份卷宗,還有里面夾著的密信,才是讓李鴻章最頭痛的呢。
“太后啊,您這可是給我出了個難題……我若帶兵進京馳援,那我可就終身烙上西太后的標記了,從今往后我可就下不了船了……”
萬萬沒有想到,擺在李鴻章面前的居然是慈禧的親筆信,這個老妖婆居然想到找他來求援了。
歷史上慈禧和李鴻章的關系非常復雜,因為當慈禧徹底掌權之后,曾國藩、左宗棠之類的重臣也就逐漸隕落了,只有李鴻章一直是他手下的漢人重臣,李鴻章的北洋讓老妖婆又敬又怕。
離開李鴻章的支持,滿清肯定會亡,這是皇室高層的共識,但是李鴻章畢竟是漢人軍閥的領軍人物,不防著點還怕篡了他們這一國。
不過現在的李鴻章還沒有成勢呢,在慈禧的眼中他算是一個可以爭取一下的漢人軍閥,所以才有這封密信擺在李鴻章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