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左宗棠從袖筒里抽出一份奏章念了起來,折子上無非就是電報技術的起源發展,然后在軍事上的重要性。看來左宗棠是下過功夫的,這份折子也是經過洋人考證過的,聽的就連肖樂天都頻頻點頭。
“陛下、太后,1843年,也就是宣宗道光二十三年,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建起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之間長達120里的電報線路,翌年5月,他在華盛頓國會大廈最高法院會議廳里,用他從1837年便發明出來并不斷完善的電報機,向巴爾的摩發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封電報……”
左宗棠用通俗易懂的話語開始給朝臣普及電報知識,這種瞬間傳聲于千萬里的神奇科技讓在場的大臣們一個個面面相覷,誰都不敢相信。
“真的假的?千里傳音?鬼扯啊,這都是洋鬼子騙人的把戲……”
“聽聽看吧,你瞅皇上太后還有各位王爺,好像都已經信了似得,咱們可別槍打出頭鳥啊!”
最興奮的當屬小皇帝同治了,孩子對神奇的西洋科技本來就充滿了興趣,一聽說這千里傳音的東西是真的,眼睛都亮起來了。
當左宗棠念完自己的奏折之后,小皇帝第一個問道“你可敢用腦袋擔保你說的電報技術是真的不是騙人的?”
“微臣愿意用腦袋擔保!”
“那好,你說說這么老長的一條電報線究竟得花多少銀子?”小皇帝接著問道。
“陛下,電報線路的鋪設其實并不難,無非就是每隔一里地樹立一根木樁,然后進口電報線往上架就行了,根本就不用開山架橋,從北京到西安臣預計有15萬兩銀子也就夠了……”
“十五萬兩啊,看樣子錢不是很多,但是養護呢?這東西平常得養護吧?”小皇帝還真是聰明,一言就問道關鍵點上了。
左宗棠微微一笑,向朝班里的福慶點了點頭“陛下,電報線路的考證工作,臣不如滿臣福慶,這個問題最好還是他來解釋一下!”
福慶臉色一紅,他這是第一次參加大朝會,也是第一次在帝國重臣面前發言,三爺激動的腿都有點抖了。
“陛下,太后……臣確實考證過電報技術的可行性,而且美國公使華若翰大人還為臣下演示了一次電報通話,微臣用腦袋保證電報技術是真實存在的……”
“大清如果要鋪設電報線路,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驛站郵路,沿著驛道一直鋪過去,平日驛站的官員負責本地區域的線路維護,只要在原有的驛站經費里稍微添加一筆就足夠了,臣估計這么一條線路一年維護的費用也不過就是十萬兩左右……”
“什么?福慶你簡直是瘋了……”翁同龢給左宗棠面子可不會給福慶面子,他站出來大聲呵斥道“一年十萬兩?你當朝堂的錢是白來的不成?再說了修了這么一條電報線,那么北京到江陵修不修?到廣州呢?到上海呢?如此算來這就是個無底洞啊!”
“陛下、太后,咱們國朝現在還沒緩過氣來呢,怎么能如此亂花錢呢?不可,絕對不可!”
慶三爺也來氣了,他跟肖樂天一樣對清流天生不感冒,冰冷的話離開就頂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