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翻開電碼本,隨便一查就得到了結果“找到了,這是一首古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轟的一聲人們全沖了出去,太監在廣場上大喊“翻譯出來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翁大人寫的是一首古詩!”
那一刻翁同龢腦子里就跟雷劈的一樣嗡嗡作響“怎么會?這怎么可能呢!你們在作弊,一定是作弊!”
翁同龢抄起筆來又寫了一首古詩,連兩分鐘都沒到對面就翻譯了出來,太監接茬吼道“又翻譯出來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下翁同龢徹底瘋了,他跳起來吼道“作弊,一定是作弊,他們肯定是用手勢、手語,要不就是邪術妖法!”
肖樂天撇了撇嘴“事實都擺在面前了,你還跟煮熟的鴨子一樣嘴硬,你們清流也就這點出息了。”
“陛下太后,臣請延長電報線,我們退后到南三所里,讓對面退到內務府里,這樣總不用擔心我們打手勢了吧……”
“行,就這么辦!”翁同龢點頭稱是。
電報線又開始延長了,東頭翁同龢一直拉到了南三所前面的九龍壁前,而恭親王他們直接退到了內務府的院子里,這回兩邊可誰都看不見誰了。
又是一份電文發了過去,兩分鐘后得到翻譯結果的太監又吼了起來“翻譯好了,這次發的是一份食譜,是翁大人昨晚的食譜‘什錦鴨子攢盤一個,小炒肉一盤,五香花生米一碟,六必居醬菜一份,疙瘩湯一盆,油酥燒餅一塊……’哎呦大人您晚上吃的夠多的,不怕積食嗎?”
“哈哈哈……”朝臣們哄堂大笑,而翁同龢以及臊的滿臉通紅了,鐵一樣的現實砸碎了他的幻想,西洋奇妙的科技讓他無言以對。
回到了太和殿前,群臣這時候已經嗡嗡的議論開了,等到老翁走上來之后,所有人都不說話了,他們都不好意思打擊這位清流領袖了。
“陛下、太后……臣承認這電報技術確實奇妙……可是臣依然要反對的,原因只有一個太費錢了,鋪設花一份錢,養護還要一份錢,真的是太多了!”
是啊,一條電報線投入要十多萬兩,可是每年養護就要十萬,一年總共能發幾份電文呢?這么一弄豈不是無底洞了?
就在大家議論之時,慶三爺又站出來了“陛下,太后!電報線怎么可能賠錢呢?電報線明明就是賺錢好不好!我們為什么不收費發報呢?”
“電報線一點建設完工,不光朝廷可以用,民間百姓也可以用啊,商人交流生意信息可以用電報,百姓傳遞急事也可以用電報,到時候咱們收錢啊!用收費來補貼養護費用,這樣一來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三爺沒說完翁同龢就吼了起來“福慶!你要與民爭利嗎?你怎么能夠從民間斂財?朝廷怎么能做生意呢?”
“大人何出此言?電報線路給百姓提供便利,自然是有費用的,收錢不是合情合理嗎?我就不說別的了,大上個月翰林學士張大人,老家的祖父去世消息足足過了一個半月才傳到京師,等張大人回到家鄉之后,葬禮早就辦完了,他連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