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翰林們排成一排堵住大殿門口,他們死活都不肯讓肖樂天再前進一步,而翁同龢站在須彌座前,如同怒目金剛一樣護著太后和小皇帝,那一刻他真的是敢殺人的。
和清流們的憤怒截然相反的是督撫漢臣還有皇族王公們,那一刻他們居然詭異的沉默了起來,只有細心人才發現,一直沒有說話的慈安正用眼睛警告著他們。
當混亂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慈安輕輕咳嗦了一下“好了……還又沒有一點規矩?大朝會一年就這么一次,成什么樣子!哼……”
一聲輕哼過后,太和殿內頓時一片死寂,現在的慈安才是帝國權勢最重的人,在皇帝沒有親政之前,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權利一分為二帝國所有施政必須有兩宮太后共同用寶,這才能生效呢。
現在慈禧傻乎乎的被人挑唆弄了這么一場宮變,手上的力量大白于天下,尤其是軍權還被肖樂天的新軍一勺燴了,此消彼長之下慈安反而成了大清權利最大的第一人。
“既然是朝會,那就是集思廣益,大家一起議政拿主意的,推推搡搡算怎么回事?難道太和殿里已經不能講道理了嗎?還不回歸朝班里去……”
“太后……”翁同龢一時語塞,他已經嗅到了太后話里話外的詭異味道了。
清流們漸漸的散了,肖樂天又回到了朝堂上,他別人都不管就死死的盯著同治帝。其他朝臣也不知道如何開口,現場居然冷場了。
慈禧死死的抱著皇兒,哀求的望著慈安“姐姐啊,求您說句話吧……皇上不能出宮啊,他還小呢,外面太危險了……到處都是造反的,皇帝太危險了!”
“妹妹先不要急躁,聽聽朝臣們怎么說,這么多大臣呢,好多人都沒有表態,我想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怎么可能害陛下呢?行了都被傻看著了,都開口議論議論吧!”
清流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自然不用他們再過多的饒舌,而滿清維新派早就是西學門下走狗了,福慶遞了一個眼色,那些剛剛封官的八大臣遺脈紛紛開口。
“太后,眾位大人,陛下出宮游學這件事我看可行,咱們國朝歷代圣君那個沒有出宮考察過民間疾苦呢?太祖、圣祖、高祖誰還沒去過民間?陛下龍子龍孫當然不能落后……”第一個開口就是新封的工部侍郎石山。
“沒錯,自古就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陛下今年才十歲,正是開拓眼界的好年齡,體會一下民間疾苦,至少不會發出何不食肉糜之音……”剛剛就任的內務府專員的石水也跳出來了。
慶三爺更是不甘落后“太后,至于陛下安全的擔憂更是不用多想,新軍的戰斗力是歐洲人也贊嘆不如的,如此強軍護佑陛下又怎么會出問題呢?不光如此,陛下如果游歷海外,那些化外之民,崇拜還來不及呢,又怎么可能會對陛下不利呢?”
維新派開口了,隨后就是地方督撫們開始表態,亂哄哄的督撫們有的同意有的反對,不過大部分同意的都是漢臣,而反對的則都是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