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淳的天分看來明顯要強過尚泰,能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對自己所傳授的知識領悟的很深,也很用心,肖樂天深感欣慰。
“對于佛學我沒有系統的研究過,但是我很欣賞佛學中的因果關系,任何一種表象都有其中的因果,有的簡單,有的深奧……”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就是比較簡單的因果關系,種下的小麥你企圖收獲稻米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從小厭學的放牛娃做夢金榜題名這也是不顯示的……”
“其實抽絲剝繭的去分析社會問題,這里面也是有因果的,只不過更加的復雜,經常是過去無數因造成現在無數的果,因果糾纏在一起從來都不可能斬斷其他以偏概全的去分析……”
“我今天說官僚主義害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和工業化進程,這只是眾多歷史原因中的一種,造成如今惡果的原因還有很多……”
“土地兼并是一個大問題,中原大地可耕作的土地是有限的,平原就那么都也基本上都被地主階級所兼并,赤貧的農民從來都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一旦遇到天災**就會揭竿而起……”
“說到天災**,我曾經看過明朝南方文人的筆記,具體誰寫的已經記不清了,但是在筆記中他曾經說過,晚明時候的西湖幾乎年年封凍,上面可以行車馬……”
“看看吧,那時候天氣變化已經惡劣的無以復加了,北方持續的大旱,南方溫度也在降低,我管這種氣候叫做小冰川期,大自然既然如此殘酷,那就更讓赤貧的農民沒法活了,大叛亂自然無法避免……”
“天氣我們人力無法做主,土地數量我們也不能空手變出來,你們看看我們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尚泰王雖然是島國君主但是對中原文明研究的還是很深的,他長嘆一聲“是啊,中原王朝但凡剛建之時,都是經過了戰爭人口銳減,土地多而人口少自然經濟進入了一個復蘇期……”
“但是當王朝經歷幾代人口大膨脹之后,土地矛盾就開始抬頭了,漸漸的土地兼并現象達到頂峰,無法生存的赤貧百姓除了造反也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又是一次大戰亂,又是一次新王朝在白骨上誕生……”
“戰爭是解決土地兼并問題的最后一種手段了,哎……”
肖樂天笑了,兩個徒弟都開悟了,自己真的沒白教“好了,那是中古時代的死循環,不過現在我們遇到了三千年未有的大變革,這個死循環就要被打破了……”
“問題的核心就在產業升級上!所謂變則通,通則不痛,明明土地已經養不活更多的人了,為什么不考慮產業升級呢?為什么要把人民鎖定在土地上?”
“沒有地種,干嘛不發展工商業?一畝菜地果園的產出遠在糧食之上,為什么不讓百姓流通起來進行遠距離貿易?百姓出門居然還要開路引,這是什么惡法?”
“明朝時期,江南有技術的織戶,一年織錦所賺的錢足夠三口之家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他們沒有土地不也活的很好嗎?沒有土地真的是天塌地陷的末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