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廣東某知名高校在校研究生朱昊煒正在電腦旁百無聊賴的搜索著網絡小說,“唉,現在的網絡小說真是沒法看了,廢話連篇,看了幾十章都不知道說什么”,朱昊煒嘴里絮絮叨叨。
朱昊煒,男,23歲,2014年高考狀元,主修機械工程,輔修化學工程與技術,雙學士學位,現正讀研究生。家中獨子,雙親均是高學歷知識分子,且是鼎鼎有名的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父親是導彈工程專業高級教授,母親是高級化工工程師,受到雙親的熏陶,朱昊煒從小就對物理、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父親酷愛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及書法,所以對中國歷史也有著深厚的研究。在中國所有朝代中,朱昊煒唯一對明朝有興趣,有同姓的緣故,有明朝是漢家最后一個朝代的原因,但最大的主因就是自己小時候看到的明朝歷史開篇的一段話:“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是這段話讓朱昊煒對明朝產生濃厚的興趣。
縱覽明朝,也如上面所述,明朝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對外族低聲下氣過,即如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瓦刺想利用英宗迫使明朝割地賠款,甚至兵臨京城,明朝也不為所動,明朝朱氏王族、朝中大臣另立君王,積極備戰。又如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檢,盡管諸多不是,但到最后臨死,仍然選擇以身殉國。
所以對于明朝,朱昊煒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在他看來,明朝后期雖然積弊頗重,黨爭不斷,但仍然有不少拐點,究其原因,朱昊煒認為還是皇權和臣權的爭斗。為了找到明朝滅亡的原因,也為了探究心里的疑惑,對于明朝各年代發生的事件,朱昊煒找遍所有正史、野史,再從網上看各個網友的答案,結合心底所想,朱昊煒隱隱認同朱由檢,“文臣誤國,文臣皆可殺”。
所謂的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實質上就是把皇帝高高捧起,而文臣則是不斷蠶食皇帝的權力。同時文臣不斷排擠武臣、非儒派人士,美其名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邊文臣不斷削減其余人的權力,而文臣自己的權力則不斷膨脹,一個小小的秀才都可以不納稅,諸多好處。一個不懂兵事的文臣可以統領全軍,二品武官見到七品縣令都要低聲下氣。極度畸形的大明政治體系造就了文臣力量空前龐大,導致任何新政只要不符合文人集團的利益都無法執行下去。
強如張居正,為了解決大明國庫日漸空虛的狀況,推出一條鞭法,結果是人亡政息,主要原因就是新政損害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大明既得利益集團是誰?讀書人!飽讀詩書同時又有著無下限節操的讀書人,可想而知,把明朝禍害成什么樣。清兵入關,帶頭剃發易服降清的也是那幫讀書人。
朱昊煒實在無法想象,整天哭著喊著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國排憂解難的大明讀書人如何能說出:“頭皮癢的厲害”,能毫無廉恥的前腳葬送明朝,后腳跪迎清兵的,也只有大明的讀書人了。
哼哼,如果我是明朝皇帝,我一定將那些讀書人全部殺光,開拓新政,讓那些尸位素餐的讀書人統統下地獄。瀏覽著無聊的網頁信息,朱昊煒心里忿忿不平。肚子一聲咕響,看看時間,已是中午時分,朱昊煒想了想,“出去隨便吃點東西吧,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吃不飽飯可是要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