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各位大人只好把目光移向內閣輔臣三人身上,看得劉健好不自在,劉健本意是反對這種事情的,但當抬眼看到朱厚照真誠的目光,他又扭頭看了看金鑾座上的弘治帝殷切的眼神,再想起太皇太后臨走之前威脅的語氣,摸著胡須欲言又止。
李東陽看出了劉健的為難,站出來呵呵笑了聲:“佀大人,先拋開別的不說,就只說說按照太子殿下說的這種集中式生產的方式是不是如殿下所說的那樣,不會被商人壓價榨取利潤呢”?
佀大人說:“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商人不生產,不過是轉手賺取差價,只要我們手中有大量的產品和掌握了生產,那么肯定是由我們定價,拋開.....道德層面,這件事的確是利國利民”。
李東陽點點頭:“若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背上罵名又如何。我們站在這高堂上,不就是為民嗎”?說完李東陽定定的看著劉健。劉健苦笑了一聲,“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去實地....嗯,考察一番,這也算是體察民情吧”。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東華門的紡織廠,門前依舊車水馬龍,到處是各地的商人來此提貨。朱厚照帶著諸位大臣從側門進了紡織廠內部,馮秋荷已經帶著廠里的一幫女人恭候在旁,眾人也就在此停了步,看著前方井然有序的廠房整齊擺著的紡織機,飛梭聲絡繹不絕,婦人正聚精會神的操縱著機器,一匹匹布快速成型,一匹布好后,會有婦人收拾卷起來,不一會,地上擺滿了一捆捆卷好的布匹。
眾大臣嘖嘖稱奇,早就聽說紡織廠織布快如閃電,紡織廠的布一經推出,即刻以低廉的價格迅速占領市場,現在市面上的布匹都是皇家紡織用品商社的布匹,整個紡織廠里沒有一個男人,粗壯的婦人推著小板車來回搬運織好的布匹。
分工明確,眾大臣看了不禁點頭,弘治帝隨口問馮秋荷:“婦人的工錢如何”?
馮秋荷微微躬身回答:“回陛下,紡織廠按照太子殿下多勞多得的要求進行分配,將女工按照熟練度分了幾個等級,最高的是一等技工,一月基本工錢五兩,然后按照布匹數量提成,二等技工四兩,三等技工三兩,雜役二兩,店鋪掌柜是四兩。紡織廠里還進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像一等技工除了基本月錢外,還有提成和獎金,每月大約也是五兩,這樣一等技工每月收入大致十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