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兵?弘治帝被豆漿噎了一下,這么個小人物值得跟自己討要嗎?弘治帝眼神透著疑惑,朱厚照見狀,只得說:“父皇,兒臣的新軍訓練需要邊軍的幫忙”。
弘治帝點點頭,并未深究,朱厚照擦擦嘴說:“父皇,我準備著手整頓軍務了,兵部尚書的位置先掛在那里吧,等劉老大人完成了京城的稅制改革,我想讓劉老大人擔任兵部尚書,稅部尚書由王華王大人擔任”。
“到時再說吧”,弘治帝不置可否,“至于軍務,你暫時別操心了,先把你的新軍練好”。
朱厚照也不強求,吃過早餐后回到端木宮準備去西山,卻發現久未露面的楊廷和站在宮門前,朱厚照皺了下眉頭,還是恭敬的彎腰:“楊師傅好,家中都安排好了嗎”?弘治十一年底,楊廷和母親去世,楊廷和歸鄉服喪。
楊廷和趕緊回禮,而后面色遲疑,似乎左右為難不知如何開口,朱厚照見狀覺得奇怪,楊廷和很少在私底下找自己的,不會遇到難事了吧?
稍作遲疑,楊廷和似乎下了決心,長舒出一口氣,對著朱厚照拱了拱手,大聲說:“殿下,以前你問臣的事情,臣已經想明白了,現在可以給殿下答復了”。
嗯?朱厚照疑惑的看這楊廷和,楊廷和走上前,身體稍稍前傾,“殿下曾問臣,為何朝廷如此重視農事,農人的地位還如此低下”。
哦,原來是這個事情,朱厚照點點頭,伸手指了指端木宮,示意楊廷和進去說,而后自己抬步朝著端木宮走去,楊廷和在后面亦步亦趨,看著前方疾行的朱厚照,楊廷和心頭百般滋味。
“殿下,這兩年里,臣腦海里不時響起殿下當初的疑惑,現在,臣看明白了也想明白了,當初疑惑的不是殿下,而是臣”。到了書房,楊廷和恭敬的說。
朱厚照輕輕一笑,并未說話,楊廷和只好繼續說:“當初殿下提出這個疑惑,我本以為殿下是真的疑惑,現在看來是臣小看殿下了。是的,當初臣有隱瞞,但絕不是臣有私心。農事涉及范圍廣,其中的問題并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殿下心中也早有了定論并已經開始整頓,我就不多說了。我今日過來是想跟殿下說一聲,我想跟隨殿下成就一番事業”。
楊廷和為什么轉變這么大呢?兩年前的他對于朱厚照提出的疑惑遮遮掩掩,是因為涉及到了眾多朝臣和士紳,楊廷和打心底不愿去觸怒他們,畢竟自己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但這兩年隨著稅制和戶制改革的推進,加上朝中的一些流言,只要支持新政的都被太子殿下重用,楊廷和再聯想到太子殿下當初的疑惑,立刻明白了這哪里是疑惑,分明就是當初太子殿下對自己的試探。
說心里不后悔那是假的,楊廷和的抱負絕不僅僅是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太子師傅,他要的是一展心中所學,匡扶社稷,而后揚名立萬,流芳百世。思來想去,楊廷和終究還是放下了心里的負擔,他明白自己再不行動,以后自己在太子殿下心里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