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清到來后,略一沉吟就說:“遼東戰區現有兵員大概十萬多一些,除去日常邊關巡邏和防御,加上輪換,估計留在戰區作為預備的兵員不會太多,大約三萬人左右,若是全部抽調去朝鮮,那遼東戰區壓力將會大增,臣建議本次朝鮮增兵三萬,北京戰區抽調兩萬,遼東戰區抽調一萬,同時輔以海軍”。
朱厚照點點頭,“那就去辦吧,馬上就要過春節了,戶部和商部合計一下,糧食和布匹準備多一些,盡快在節前出發。另外一定要嚴肅軍紀,不得擾民,嚴令朝鮮一眾官員和士兵尊重朝鮮百姓的風俗,不得借口欺負百姓,違令者斬”。
臨近春節,林俊在臨時衙署內,一位負責漢城的官員走進來憂心忡忡的說:“大人,現在漢城糧食緊缺,糧食商人囤貨奇居,現在百姓們都買不到糧食,再這么下去必定大規模騷亂”。
林俊冷笑一聲,看來勛貴的反擊來了,不敢明目張膽和朝廷作對,在背后下黑手,制造糧食緊缺現象,讓百姓們買不到糧食,自然就會沖擊官府。明朝不是說在他們的治下,百姓們肯定能過上好日子嗎?現在連肚子都吃不飽,何談未來?勛貴這個做法就是要狠狠打臉朝廷,讓朝廷知難而退,把朝鮮的朝政交還給他們。
林俊大手一揮:“我們來時帶來了不少糧食,直接在官府面前設置派糧點,讓百姓來領取糧食。但是有條件,只有持有我們頒發的戶籍本才能領取,這是其一。讓王守仁帶兵去抓取乘機囤貨奇居的不法商人,大明律已經增加商業法,明確指出糧食屬于民生基本保障系列,在特定時期,由官府制定糧食基本價,市面糧價不得超過基本價一成;如果商人囤積糧食,哄抬米價,造成大面積饑荒,百姓餓死的惡劣事件,可以判處罰沒全部家產、十年以上徒刑,罪行嚴重者甚至死刑,把這條法律和糧食基本價張貼告示出去,若他們還不肯開倉賣糧或按基本價賣糧,那我們就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告示張貼出去,就引起了轟動,百姓自然是拍手稱快,糧商就不樂意了。漢城的糧商基本齊聚在最大的糧商姜曉陽的家里,姜曉陽背后是朝鮮東班階輔國崇祿大夫姜東寧的庶子,姜曉陽自小就展現了經商的天賦,長大了自然掌控著姜家生意。
“姜東家,現在明朝貼出了告示,如何是好”?
姜曉陽慢條斯理喝了杯茶說:“急什么?怕什么?你們的糧倉里有糧食嗎?一粒米都沒有憑什么說你們囤積糧食”?
“這店里不還是有糧食嗎”?一位糧商擔心的說。
“呵,金掌柜,你怎么糊涂呢?店里的糧食你直接賣了便是,有多少糧食?今天賣完了還有嗎”?姜曉陽意味深長的說。
眾人恍然大悟,沖著姜曉陽拱拱手后告辭。姜曉陽笑瞇瞇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