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亮,我就喜歡聽實話,哪怕是刺耳的實話,你和我介紹一下工業機器人設計思路。”周宇贊嘆道。
周宇心里思索道:“看來項祥還是有本事,于振峰這是怎么和他說,加工微米級配件和加工精度達到微米級,這兩種工業機器人簡直是天差地別。”
項祥輕松下來,臉上緊張的神色散去。
他打開星靈手環,播放人手臂的生物結構模型。
“周總,世界上最精確的加工設備是什么?它不是五軸數控聯動機床,也不是生產芯片的光刻機,是每個人都有的手臂。
人的手臂構成很精妙,那些大國工匠的加工精度是任何機器都比不了,他們可以加工出完美的零件。
我就根據仿生學原理,設計出工業機器人,可以模仿人手臂部分功能,它配合專用的工具,可以加工微米級配件。”
項祥說完,把他設計的工業機器人資料展示給周宇看。
周宇仔細研究項祥的工業機器人,他真是仿佛看天書一般,機械知識他能看懂一些,仿生學他真的看不懂。
他突然靈光一閃,想到科技樹通過不同科技,融合出新的科技。
現實中可不可以反推,把復雜的項目,按照規律分解成簡單的基本技術,如果這種方法成功。
只研究基本的科技更容易,只要這些科技相互關聯,科技樹一定能通過這些科技,融合出原來被分解的項目。
這樣就等于整個研究中心幫助周宇學習知識,能極大增強科技樹的利用率,這是只屬于周宇的科研方法,這種方法就叫分解科研法。
周宇和項祥商量道:“路要一步步的走,科研也要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去攻克。
我覺得工業機器人是一個復雜的項目,可以把它分解成簡單的科研項目,由多個實驗室按照他們的專長攻克這些項目。
我管這個方法叫分解科研法,項祥你覺得這個科研方法怎么樣。”
“周總,我怎么感覺這樣做太過復雜,再說我也從來沒接觸過這種研究方法。”項祥擦了擦頭上的冷汗不解道。
“我們這是把簡單的復雜項目,分解成復雜的簡單項目,只要習慣之后就會輕松很多。”周宇自信十足的說道。
他心里其實沒有一點譜,根本不知道這種科研方法能否成功。
“墨子出來。”周宇呼喚一聲。
拿著竹簡的白胡子老頭出現在周宇面前。
周宇思考許久,在小蜜的配合下,給墨子編寫分解科研法智能程序。
墨子經過復雜的運算,很快顯示出多種技術。
磁懸浮軸承技術、仿生肌肉系統、觸感反饋技術、穩態平衡技術……。
“這還是太籠統。”周宇看著搖搖頭。
他再次調整墨子的算法,讓他重新進行計算。
墨子計算出數十種不同的科技組合,有三項技術是必不可少,也是難度最高的技術。
金屬合金3D打印技術、磁場牽引技術、振動感知傳感器技術。
墨子回復道:“根據我的運算結果,只要攻克這三種技術,工業機器人研制成功率就會上升到80%。”
周宇讓墨子演算相應技術可能的研制路徑,分配給研究中心各大實驗室,正式啟動工業機器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