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站在地下空間邊上,提議道:“現在工程師正在準備,我們去地下空間,看一下鉆機的樣子。”
周宇同意道:“王主任對這個事情好奇,我們就去地下空間參觀一下。
但這里邊的設備不能啟動,為了保證安全,地下空間不會讓人進入。”
地下空間就是一個巨大的金屬屋,在地面上只留下直徑1米5的圓孔,用金屬蓋蓋上,有梯子通向地下空間地面。
周宇、賈云和王大山三人順著梯子爬到距離地面50米的地下空間。
這是一個占地60平方米的空間,也就比客廳稍大一些。
這里面有兩個帶有機械手臂的智能工業機器人。
它們旁邊放著直徑大約20厘米,長度5米的金屬管。
金屬管邊上有一個長度兩米,直徑30厘米,前方帶有鋸齒刀盤的設備。
賈云介紹道:“這個就是鉆機和固定聚硅苯乙烯材料的金屬管。”
他介紹的同時給周宇示意,鉆地工作準備已經完成。
周宇對王大山說道:“王主任,我們鉆地工作即將開始,現在應該退出這個地下空間。”
王大山反應過來,帶有歉意的說道:“真是不好意思,影響你們工作,我這就走。”
他們一起返回地面,來到指揮室,地下空間上方的金屬蓋立刻封死。
“鉆地作業開始。”周宇吩咐道。
他和王大山兩人來到虛擬空間,在這里可以清晰看到鉆地的整個作業過程,超級計算機通過前方反饋的數據,對整個過程進行模擬。
賈云接過指揮權,開始命令工程師啟動鉆探工程。
“鉆地作業啟動。”
賈云一聲令下,智能工業機器人把鉆機扶正,讓它與地面垂直,對準好方向后,開始啟動鉆機。
鉆機好像一輛強勁的小汽車,飛快的撞入地殼中,從鉆機的尾巴那里出現泥土粉末,被撞擊連接的真空管道吸到地面上來。
虛擬空間中還浮現出鉆機的介紹。
鉆機采用超導電纜供電,它功率達到5萬千瓦,可以輕易粉碎巖石和各種金屬。
每分鐘能掘進100米,如果不出意外,20天左右轉機就可以鉆到地幔層。
鉆機帶有智能維修功能,出現小問題自身就可以處理好,遇到大問題只能報廢。
鉆機的刀盤采用記憶金屬制造,它的耐磨性和韌性非常高。
從虛擬空間中能看出,鉆機掘進的速度非常快,從地面上撞擊傳輸過來的土堆也能看出來它的速度。
王大山從虛擬世界中看到,星火科技48臺鉆機開始同步鉆孔。
他有些擔憂的詢問道:“周宇先生,你們不經過現實檢驗,直接48臺鉆機一起行動,你們有把握獲得成功嗎?”
周宇自信的說道:“我們科學家經過長時間驗證,考慮到數萬種情況,制定100多套預案。
鉆機遇到問題,可以快速排除解決,我們不可能一個鉆井一個鉆井的試驗,那樣太麻煩,需要耗時很長時間。
我們有把握至少成功一半,這已經很值得拼搏一下。”
他們正在聊天時,鉆機已經鉆到500米深。
智能工業機器人拿出一個一頭封閉的金屬管,把聚硅苯乙烯材料放在金屬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