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觀察到第8號鉆井和第31號鉆井地下空間里面的情況。
這里面的巖漿充滿地下空間,不在上涌之后,熱量被飛快的導出去,巖漿的溫度緩緩下降。
他驚奇的說道:“果然和我們預料的那樣,熱量可以快速導出來,金屬管沒有被融化,這兩個鉆井依然能發揮導熱作用。
等到巖漿徹底冷卻,清除里面巖漿冷卻流下來的固態廢渣,就可以正式使用這個鉆井。”
發改委副主任王大山激動的說道:“我們看看溫差發電機組,如果溫差發電機組發電總功率,真能像周宇先生說的那么高,它就真能改變我國的能源環境。”
周宇點點頭,認可了王大山主任的說法,王大山就是主管能源方面的發改委副主任。
賈云看到王大山一臉興奮的要去地熱能源基地,他立刻委婉的說道:“王主任,通道與地幔層相連接,除了返上來部分巖漿,還有硫蒸汽、二氧化硫氣體等有毒有害氣體。
鉆井的地下空間人類是不能過去,我們只能通過智能工業機器人的視角觀察,在哪觀察都可以。”
王大山尷尬的笑了笑,點頭說道:“這是一個常識,我竟然把它忘了,火山頻發的地方,都是硫產量豐富的地方。”
他們重新坐在原地,通過智能工業機器人的視角觀察溫差發電機。
安全的礦井地下空間內,胳膊粗細的金屬管最上方充滿孔洞。
溫差發電半導體材料聚丙硅烯制作的棒子,它直接嵌入到聚硅苯乙烯材料內,吸收這種材料傳回來的熱量。
最頂上那根5米長金屬管,它上面有100根溫差發電材料,溫差發電材料的低溫端連接在水冷系統上。
溫差發電材料只占據溫差發電機很小的體積,溫差發電機整個體積占據大半地下空間。
它最主要的結構就是整流器和水冷卻系統。
100根聚丙硅烯材料因為溫差作用,產生的高能電子必須通過特制儀器收集在一起,才會形成可用的電能。
100根聚丙硅烯材料依次從下到上排列在聚硅苯乙烯材料上,最下面的那根產生的溫差最大,最上面的那根產生的溫差最小。
溫差的不同,溫差發電材料產生電子流蘊含的能量也不相同。
整流器就是把這些不同的電子流整合成電能,再把電能輸送出溫差發電機。
為了防止溫差材料末端溫度聚集,導致金屬管里面的熱量無法導出。
溫差材料末端也布置有高效的水冷系統。
溫差發電機出來的電流,是500伏100安的電流,每臺溫差發電機功率為5萬千瓦。
地熱能源基地45臺溫差發電機正常運轉,總功率就是225萬千瓦。
500伏100安的低壓超高電流,要不是通過超導線,常規電纜根本承受不住,電纜自發熱就能融斷電纜。
溫差發電機的電流產生的是直流電,不能直接接入國家電網。
必須要通過地熱能源基地里面的變壓器轉換,轉換成10千伏的骨干電網三相電,通過超導電纜輸送到各地。
國家電網骨干網絡已經更換超導電纜,只是摒棄了110萬千伏超高壓輸電這種線路,依然保持常見的10千伏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