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原子融合成鐵之后的元素,必須要吸收能量才能實現。
正是因為鐵元素的特殊性,我認為鐵元素原子核強相互作用力特殊,是比較好的實驗素材。
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我也進行相關實驗,但產生的效果還沒有鐵元素好。”
于振峰有些無奈的介紹道,他經過數萬次實驗,依然沒有找到最正確的元素。
周宇搖搖頭說道:“鐵元素根本不可能,想要達到你的目的,原子核強相互作用力需要非常強才可以。
抵消強相互作用力的方法容易實現,增加強相互作用力非常的難。
想要實現粒子電池,你需要像元素周期表后面看,原子核越大的元素,越有可能實現這個功能。”
于振峰瞪大眼睛,驚訝的說道:“這怎么可能,元素周期表后面的大質量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怎么可能用來做電池。”
“放射性元素就是強相互作用力不強,才無法約束質子和中子。
但我們發現的元素,只是它的一種同位素,還有其他同位素沒發現,如果找到原子核穩定,不具備放射性的同位素粒子。你這個項目才能成功。
這在以前很難,但量子計算機研發成功,它就變得非常簡單。”
周宇說話的同時,開始通過公司內部中微子通信網絡,連接上量子計算機。
于振峰聽到周宇的意見非常沮喪,他又聽到量子計算機可以輕易完成這個項目,目光中又夾雜著不可置信。
自己數百人的科研團隊,耗時數個月都沒有絲毫進展的項目,量子計算機一個死物,怎么能快速解決這個問題。
周宇通過星靈眼鏡,給人工智能湘華布置完任務,讓她準備開啟量子模擬計算。
看到于振峰糾結的表情,周宇提醒道:“人工智能湘華已經準備啟動量子計算機量子模擬計算功能。
你只需要把粒子電池要求和以前實驗的數據提交給湘華,她就能極大縮短這個項目演算的時間。”
于振峰立刻授權人工智能湘華讀取服務器上的實驗資料。
湘華獲得資料后,開啟量子模擬計算,準備研發粒子電池。
周宇心中也忐忑的看著湘華,等待著最終結果出現。
這是量子計算機量子模擬計算功能第一次用于科技研發,周宇都不知道是否能成功。
他只能盡力提供詳實的數據,增大量子模擬計算的成功率。
周宇和于振峰討論著粒子研究院的發展,同時等待湘華給出量子模擬計算結果。
兩個小時過去,湘華重新出現在周宇面前。
“主人,我已經完成粒子電池項目。
它在放電狀態,原子核強相互作用力受到抑制。
原子最外層電子會游走,原子內層電子會釋放能量給外層電子,好讓它保持在本來軌道運轉。
它在充電狀態,不會抑制原子核強相互作用力,原子核開始捕捉周圍游離的電子,形成穩定的原子核。
穩定原子核形成后,原子核外層電子會吞噬游離電子的能量,并逐漸向內層電子傳遞能量。
能量飽和之后電子就不會再吸收外部能量。
我計算出來的這個粒子,就是第115號元素鏌的同位素。”
于振峰看到人工智能湘華給出的結果,他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