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現代醫學實驗室手術室內,沈麗確定好手術方案,正式開始對田志遠進行手術,她是實驗室最好的外科醫生之一。
手術的過程非常復雜,但卻是整個流程中最簡單的一個過程。
只需要通過生物粘合藥劑,把神經血管連接好,在脊柱都可以完美修復的今天,這一步不算困難。之后再連接骨骼和肌肉。
最困難就是整個軀體的制造,這畢竟不是單一的人造器官,而是人為制造出一個可以和人身體一樣的正常軀體。
使用田志遠自己的DNA,不是公版DNA,軀體制造更為簡單一些,卻依然有些復雜難題需要攻克。
王曉曉帶領科研團隊卡在這一步很長時間,他們通過量子計算機反復驗證,才最終完成一個勉強合格的人類無頭軀體,但最終能否完成手術,這個誰都不知道。
現代醫學實驗室主刀之一的沈麗,作為田志遠手術的負責人,主導整個手術過程。
她緊盯著器材上田志遠的生理體征,看向麻醉師。
沈麗看到麻醉師沖著她點點頭,立刻吩咐道:“開刀。”
他們開始割開田志遠的脖子,先要給田志遠建立體外的血液循環,保證田志遠大腦處在麻醉狀態,不能讓大腦缺缺氧受到傷害。
在這個過程開始連接新制造軀體和田志遠的大腦。
體外心肺機只需要連接田志遠大腦的主動脈和主靜脈,在血管和體外導管連接的下方,開始連接大腦和人造軀體的血管。
只有兩條血管通過導管與外面連接,這減輕了醫生手術的難關。
手術已經過去11個小時,田志遠的頭部和新身體已經連接成功。
沈麗用袖子擦了擦頭上的汗,表情嚴肅的吩咐道:“開始進行心肺復蘇,查看田志遠植物神經系統是否工作正常。”
這一步,田志遠體內的血液依然沒有和頭部連接,他靠著體外心肺機供血。
田志遠的神經卻通過新的脊柱,已經與身體連接。
大腦神經下達的信號,可以被身體正常接收。
這一步主要是驗證新的軀體是否能接收原來大腦的信號,如果大腦植物神經系統無法指揮軀體。
讓心肺功能等一些人體不可自主控制的功能正常工作,這次手術就可以直接宣布失敗。
沈麗拿著除顫儀,開始給田志遠進行心肺復蘇。
呼吸機也開始幫助田志遠進行輔助呼吸。
隨著除顫儀的電流刺激心臟,田志遠的監控設備上開始顯現出他的心電圖。
旁邊的醫生驚喜道:“心電圖已經平穩,心跳每分鐘76下,呼吸比較勻稱,心肺系統恢復正常。”
沈麗表情輕松下來,她知道田志遠已經度過第一大難關,植物神經系統運行正常。
下一步就是田志遠需要度過的最大難關,恢復他的自主意識。
“可以連接身體和大腦的血管,對傷口進行縫合,手術完成結束麻醉。”
醫生們都知道手術已經進行最后階段,他們很快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
田志遠從手術室中推出來,進入旁邊的重癥監護室中。
周宇看到手術室的門打開,主刀醫生沈麗從手術室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