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密度這么大的簡并態材料,它的密度都超出我們推測的中子星密度,除了黑洞,也沒有其他天體能生成這么大密度的東西。”
科學家們達成一致意見,認為這種未知物體屬于黑洞爆發后,釋放出來的黑洞組成物。
這種超高密度的物體對現在的人類文明來說,完全就是不可想象的東西。
科學家們可以從這種超高密度物體身上發現很多自然科學的秘密。
黃可也知道簡并態材料,但他沒想到簡并態材料密度竟然能達到這么高。
簡并態物質是一種高密度的物質狀態。簡并態物質的壓力主要來源于泡利不相容原理,叫做簡并壓力。
泡利不相容原理禁止不同的組成粒子占據同一量子態,因此,減少體積就會迫使粒子進入高能態,從而產生巨大的簡并壓力。
一般的簡并態只是對電子進行壓縮,特殊的簡并態也只是把原子核壓縮在一起。
這種超高密度的簡并態物質,估計都把原子核壓碎,直接把組成原子核最微觀的粒子壓縮在一起。
“超高密度巖層的年齡分析出來了。”
科學家一聲興奮的大叫,把所有人吸引過來。
深海潛水艇已經把切割下來的超高密度巖層,交給實驗室分析。
當他們震驚于簡并態物質的超高密度時。水上科考城的實驗室已經簡略分析完超高密度巖層的信息。
“這種超高密度巖層產生時間,大約是距今8000萬年到1億2000萬年之前。
它是受到從天外而來的簡并態材料巨大壓力,瞬間沖擊成超高密度巖層。
我們根據巖層壓縮的狀態分析,它本來應該是距離海平面2000米左右的小山脈。”
量子計算機很快根據科學家對超高密度巖層的分析,模擬出簡并態物質砸向地球的動畫。
在宇宙中飛行的簡并態物質,受到太陽的引力影響,直接被太陽引力捕獲。
它在運行過程中,撞向太陽系的第3個行星。
當時恐龍正是這個星球的霸主,星球上蕨類植物長成茂密的樹林。
簡并態物質直接撞向太平洋位置,把一個距離海面2000米左右的小山脈,直接撞成距離海平面11000米的海溝。
這直接引起地殼的變動,火山噴發,彌漫的火山灰都擋住太陽的光芒。
沒有陽光的照耀,植物大面積死亡,食草動物大面積死亡,緊接著食肉動物大面積死亡。
直接引起整個食物鏈的崩潰,溢出來的火山巖漿也消耗著空中的氧氣。
直接影響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終結了蕨類植物時代,種子植物登上了世界的舞臺。
“沒想到一個拳頭大小的簡并態物質,竟然直接影響一個物種的滅亡。
如果我們人類遇到這種事情,現在依然沒有辦法阻止。”
黃可看到科學家們討論恐龍的滅絕,他立刻制止這個話題。
“我們還是要考慮怎么把這個簡并態物質撈上來,哪怕是它近千萬噸,我們也要把它帶回國家。”
科學家們也贊同這個意見,遇到這么重要的東西,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可是宇宙贈予給他們的禮物,既然發現這種簡并態物質,拼盡一切也要把它帶回去。
科學家經過仔細分析,像黃可會報道:“只憑借我們水上科考城的力量,無法把這個簡并態物質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