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名同樣端起茶杯,一茶代酒朝著韓度回敬了一下。
兩人相視一笑,彼此重新定下默契。
萬壽乃人君之始
萬壽節期間禁止屠宰,前后數日不理刑名,文武百官還要按制穿蟒袍補服。這一天,京城的匠人們用彩畫,布匹等將主要街道包裝得絢麗多姿,到處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設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禮。
萬壽節當日,老朱要在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賀及貢獻的禮物,同時也會按照官員等級高低賞賜百官。
通常都是,百官給老朱的禮物都不怎么值錢。很多都是字啊,畫啊之類的東西。而且都不是什么名家墨寶,絕大多數都是百官自己提筆給老朱寫的。
雖然說按照禮儀就是應該如此,以便體現百官的廉潔,以示家無余財,禮輕情意重。但是對于洪武年的百官來說,即便是沒有禮節要求,他們絕大多數也拿不出什么值錢的禮物送給皇帝。
沒有辦法,誰叫皇帝給他們開的俸祿太低呢也就這兩年百官的日子要好過一點,但也就是能夠在京城租個宅子,讓全家吃飽穿暖,隔三岔五的能夠吃上頓肉而已。
現在的肉價可不貴,尤其是海魚干貨更是便宜的比糧價貴不了多少。
相反,老朱的回禮就要闊綽的多了。雖然也沒有銀錢之類的俗氣之物品,但是御酒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綾羅綢緞這些也是要回禮的,還有茶葉、胡椒、肉蔻等等。這些東西可都是硬通貨,就拿御酒來說吧,老朱賞賜的就比海鮮樓的神仙醉還好。海鮮樓的神仙醉,一斤一壺的賣價十貫。而老朱隨手就是每個官員兩壇御酒,一壇五斤。就這么兩壇子御酒,若是不喝拿去悄悄賣了,不說一百貫,起碼也能值十貫寶鈔。
至于絲綢、胡椒這些就更不用說了,這些都是能夠直接當錢來用的。也就是隨著寶鈔的普及,讓人們使用銀錢的機會越來越少,絲綢胡椒這些也沒有人會直接拿著去交易了。但是這些東西的價值,同樣也是不低。
所以說,老朱的萬壽節是百官真正盼星星盼月亮的日子。很多家里拮據的京官,都希望能夠在這一日,狠狠的回口血。
萬壽節,正是開始。
今日天公作美,紅日朝升
大小京官,武將勛貴,番國使節,各封國王爺,一大早就在紅光的照耀下,有條不紊的依次入宮覲見。
韓度作為萬壽節禮官,更是天都沒亮,便入宮主持準備一切。
華蓋殿中,老朱高坐龍椅上,太子朱標站在身側。韓度作為禮官站在丹陛下,然后是從各藩國回來為老朱賀壽的諸王,之后是文武重臣,然后是各國使節,殿外是低品京官。
時辰一到,韓度當先站出來,向老朱上表“少昊著流虹之感,商湯本玄鳥之命。陛下二氣合神,九龍浴圣。常星不見之夜,祥光照室之朝,請以為萬壽節。賦之時令,布之天下,咸令宴樂。群臣以是日獻甘露醇酎,上萬歲壽酒,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七庶以結絲承露囊相遺問,村社作壽酒宴樂,名為賽白帝、報田神。上明元天,光啟大圣;下彰皇化,垂裕無窮”說完,韓度朝著老朱躬身一拜。
群臣跟著韓度,齊齊躬身拜下。
老朱的聲音從前方傳來,清晰的回蕩在所有人的耳中,“當朕生辰,卿等上賀萬壽,上獻嘉名,自我作古,是為美事。依卿來請,宣付所司。眾卿平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韓度直起身來,轉身面對王公大臣,高呼一聲“奏紫禁城”
群臣聽到韓度請奏的并不是既定的雅樂,不由得神色一頓,紛紛朝李原名投入奇怪的目光,想要看看這位新進禮部尚書的態度。
李原名神色淡定,臉上一直帶著微笑,根本就沒有把眾人的疑惑放在心上,更加沒有和他們解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