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不知道為什么聽到韓度這樣說,胸口里面頓時憋著一股悶氣。轉頭看了一眼那些殷地安人,見他們渾身上下身無片縷的樣子,就好似一群未開化的野蠻人一樣。
不服氣的嘟囔一聲,“誰稀罕有這樣的親戚”
韓度看了滿臉不樂意的蔣明一眼,呵呵笑了兩聲說道“你還真別不服氣,本侯告訴你,這些人還真的有可能是你家親戚。”
見蔣明就要反駁,韓度伸手壓住他的話,繼續說道“你家的蔣姓,源自姬姓,商周相去不遠,說不定還真有你的親戚也說不定。”
蔣明聽著韓度故意搞怪的話,無奈的說道“那要是這樣算的話,整個大明就沒有不是他們親戚的了。”
“哈哈哈”
僅僅一個月,酋長的兒子竟然就真的識得一些字了。
韓度都不知道該說是方孝孺教的好,還是這酋長兒子學的快。
不過該說不說,這酋長兒子的確是天賦異稟,僅僅一個月他已經能夠和方孝孺做出一些簡單的交流了。還給讓方孝孺給他起了個名字,翟遠。
在這一月期間,方孝孺除了教導翟遠之外,有空閑的時候還將土丘高臺上的各種文字給做成拓片拓下來。準備帶回大明,明明研究。
這一日,方孝孺如同往常一樣教導翟遠簡單的日常語句。通過這么一個月的教導,翟遠和方孝孺之間的交流雖然還是有些磕磕絆絆,但是已經能夠明確表達出他的意思了。
接近尾聲的時候,翟遠忽然問道“先生。”
“嗯”方孝孺放下手里的紙張,抬眼看向翟遠。
這些紙張是根據韓度的建議,專門挑出來的一些日常用語。原本按照方孝孺的意思,應該像啟蒙一樣,按照單個的字、詞、成語、文章逐步教導翟遠的。
可是韓度卻說,只需要先讓翟遠認識字,和一些常用的詞語,然后便可以直接教導他日常用語就行了。這樣會讓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就能夠說漢話,能夠和咱們交流。至于成語和文章,飽含著先賢的微言大義太過復雜,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讓翟遠學明白的,而且這些東西也很多都在日常的交流當中用不上。
最終,方孝孺不得不點頭同意了韓度的說法,不再求能夠讓翟遠按照讀書人的途徑學習漢話,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讓他能夠和自己交流。
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語,翟遠已經完全學會,說起漢話來雖然口音古怪了點,但是交流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翟遠面對方孝孺的眼神,感到一股極大的壓力,猶豫了一下才繼續問道“先生是要回到大明去了嗎”
方孝孺神色恍惚了一下,之后才回過神來,嘆道“落葉歸根,怎么可能不想回去”
翟遠愣神的看著方孝孺,顯然是沒有明白他的意思。
見此,方孝孺連忙解釋了一下,“就是從哪里出生,就要死在哪里。大明是我生養的地方,出來一年有余了,也該回去了。”
聽到方孝孺真的要回去翟遠頓時焦急起來,連忙問道“可是先生還有很多沒有教我,先生回去了,我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