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朱也沒有想到,韓度會提議在對面再設立總督府,而且勛貴們竟然也愿意去。想到勛貴愿意離開南洋這個已經興旺起來的繁華之地,再次去到鳥不拉屎的蠻荒,而且還沒有任何的條件,只是請求設立總督府而已,老朱心里就冒出一陣感動。
同時,想到文官現在連南洋都不愿意去,甚至在方孝孺上奏之后,竟然還遭到了文官的集體抵制。
比起愿意主動前往美洲擔任總督的勛貴,這些文官就顯得慫多了。
既然目的達到,湯和便起身告退。
老朱也沒有留他,笑著點頭便答應下來,并且還囑咐湯和回去多注意休息,有空一定要多進宮找他說說話。
韓度從湯和府上離開之后,帶著疑惑找到方孝孺。
“你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何會突然上奏,要文官擔任總督”
方孝孺面對韓度的質問,神色無比淡定,說道“南洋既然需要治理,那文臣入南洋擔任總督,不是合情合理的嗎”
韓度頓時被方孝孺的話給噎住,在不確定方孝孺究竟知道不知道擔任總督會有一成的賞賜。韓度也不敢再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他,于是便嘆息著說道“南洋可是皇上的財賦之地,你這樣貿然上奏,萬一要是讓皇上以為你居心叵測,那你可就要倒大霉了。”
對于韓度的警告,方孝孺卻一臉不以為然的態度,說道“我上奏是希望皇上能夠讓文官擔任總督,治理一方,又不是要放棄南洋,怎么會有影響而且文官治理地方,本就要比武將合適,說不定還會讓南洋更加的興旺呢”
韓度見方孝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頓時驚訝了片刻,然后卻一臉苦笑的對他說道“南洋和大明可完全不一樣,文官還真的未必能夠鎮守的住。你不會以為,你當初走馬觀花一樣到處看看,就將整個南洋的局勢看的透徹了吧”
方孝孺聞言沒有貿然反駁韓度,而是皺著眉頭深思片刻之后,才出聲問道“怎么南洋有什么問題”
韓度只好無奈解釋道“南洋除了呂宋和舊港,不多的幾個總督府,因為有著大明百姓生活在那里,所以還算是平穩。但是其他地方,比如說爪哇,基本上沒有大明百姓的蹤跡。這樣的地方,完全靠著總督府用武力鎮壓著當地土人的反抗。”
“你以為,若是一個文官去了,就能夠守的住總督府嗎”
大多數文官雖然將上馬能治軍、下馬能安民放在嘴邊,但是這種話他們自己都只會在喝了幾杯酒之后才會信。
當然,真正文武雙全的人也不是沒有。但是這種人真的太少了,通常情況下文武官員還是涇渭分明的。
韓度雖然處理政務是一把好手,但從來都沒有說過自己領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即便是韓度最擅長的海戰,那也是靠著“口徑即正義、射程是真理”,再加上積累的一些海戰常識,在欺負人罷了。兩軍對陣,韓度從來都是將指揮權下放給麾下將士,不敢自己瞎指揮。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方孝孺也知道讓文官領兵鎮壓一方,多少有些不現實。面對韓度的話,他無法反駁。干脆光棍的朝著韓度兩手一攤,無奈說道“可是,現在我都已經上奏了,那還能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涼拌唄。
現在就只能夠看看老朱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將此事放在一邊,還是真的要派文官去南洋擔任總督。如果老朱真的有意讓文官擔任總督的話,那韓度就只好建議老朱先讓文官擔任幾個比較平穩的地方,一步一步來。
或者是給文官配上武將,又回到文官治政,武將征戰的狀態。
“你若是一定要去南洋擔任總督的話,你就選舊港,或者是呂宋吧。”韓度見方孝孺態度,知道勸不了他,臨了囑咐他一句,便走了。
舊港有著施進卿這個地頭蛇,平穩上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至于呂宋,以老朱對呂宋的總是,韓度都不確定老朱會不會讓方孝孺擔任呂宋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