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勛貴我當然聽說過。”韓度點點頭,同時又疑惑的問道“不過這不是說的咱們這些勛貴嗎”
湯和鼻里發出一聲笑聲,說道“勛貴是勛貴,淮西勛貴是淮西勛貴。所謂的淮西勛貴,就是跟著皇上起兵,南征北戰建立豐功偉績的那些人。老夫勉強算的上是淮西勛貴,不過老夫封公晚,比不得李善長這個一立國就被封為韓國公的國公尊貴。因此,當初就有很大一批勛貴,聚集到李善長身邊。
老夫這里倒是門可羅雀,根本就沒有人看的上。當然,老夫也看不上他們。既然相看兩厭,慢慢的干脆就斷了來往。”
韓度被湯和的說的消息給震驚的不輕,駭然失色問道“這些淮西勛貴,都是武將”
湯和見被韓度一語道破關鍵,滿意的點頭,幽幽地道“都是能征善戰,身經百戰的武將。”
找死啊一時之間,韓度都禁不住搖頭嘆息。深感李善長真是在老朱的屠刀下,瘋狂的蹦迪。而且一蹦,還這么多年。
要知道李善長并不會打仗,但是他卻治理內政一頂一的高手。甚至在老朱的麾下,在治理內政方面,根本就沒有人是李善長的對手。
正是因為如此,老朱在立國的詔書當中,才會專門將李善長的功績比作蕭何。一來是以彰顯李善長的功勞不比蕭何小,二來也是為了凸顯他善于治政的本領,不比蕭何弱。
一個善于治政,而不會打仗的李善長,對于老朱來說不會又絲毫威脅。
但是一個善于治政的李善長,身邊圍著一圈能征善戰的猛將,那就是對老朱最大的威脅了。
“他這是在找死啊。”韓度忍不住搖搖頭。
湯和神色凝重的看著韓度,精神抖擻道“無論是誰看了他的舉動,都覺得他是在找死。但是就只有他自己不這樣認為,你說可笑不可笑”
韓度聞言呆住,錯愕的問道“那他是怎么認為的”
湯和撇撇嘴,說道“他認為,他和那些淮西勛貴都是一起被封爵的,是緣分,更是情誼。來往隨便一些,過密一些,也沒有什么。”
韓度聞言都無語了,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難道這李善長就是傳說中的,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的那種人
聽到這里,韓度哪里還有不明白的,長嘆一聲問道“所以這一次,是皇上出的手”
湯和微微搖頭,嗤笑一聲道“你太小看皇上了,這種事情哪里需要皇上親自出手布局皇上只要在恰當的時機,輕輕動動手指,便足夠了。”
也是,老朱若是想要動李善長的話,那根本就不可能等到今天。早在胡惟庸案當中,就把李善長給辦了。
“讓李善長活著,是皇上看在和他是兒女親家的份上,給他的一個機會。若是李善長能夠從此改過自新,和那些淮西勛貴斷了來往,那或許還能夠守住這份榮華富貴。但顯然,他根本就沒有明白皇上的意思。還自以為是的以為,將他和胡惟庸的手尾處理的干凈,完全肆無忌憚的和淮西勛貴來往。”湯和和聲細語的嘆道,語氣當中有著一絲絲的可惜之情。
“那這一次,李善長一定完了”韓度怔怔問道。
現在大明的國公就只有湯和、馮勝、李善長、傅友德、藍玉五人,現在陡然倒了一個李善長,讓韓度不禁感嘆。
湯和哼哼兩聲,說道“老夫跟了皇上一輩子,從來就沒有看到皇上的目的落空過,你說呢再說了,這其中恐怕還不僅僅是皇上的意思啊”
湯和說完,意味深長的對上韓度的目光。
還有人誰啊。誰這么有本事,能夠藏得比老朱都更深
韓度根本不信有這樣的人,失聲問道“還有誰啊”
湯和沒有回答,反而和韓度說起,“你覺得,太子殿下這個人如何”
“太子”韓度眉頭微微一皺,好似有些不敢相信,順著湯和的問話,說道“世人都說太子仁厚,而且我也覺得太子很是溫和,就如同圣賢口中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一樣。”
湯和笑了笑,并沒有反駁韓度的話,只是說道“不錯,太子的確是仁慈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