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還鄉這倒是一個辦法。”老朱先生頗為贊賞的點頭。
可是在他略微思量之后,又搖起頭來,說道“不可能到時候恐怕就算是你要告老還鄉,標兒也不會同意。”
我管朱標同意不同意,反正我現在就只想退休了。韓度心里莫名的冒出一股煩躁,可是忽然脖子上一冷,才陡然反應過來,現在老朱的殺意還停留在自己身上,今天要是不能說服老朱,恐怕明年的今天就是自己的祭日。
韓度長嘆一聲,說道“其實,相比起皇上擔心臣這個外戚專權,還不如擔心文官集團專權。外戚曾經給天下帶來的危害太過沉痛了,不僅是皇上盯著,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都盯著這一點呢。這個時候誰要是敢再搞外戚這一套,必然會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死無葬身之地。臣又不傻,怎么會成為外戚呢”
老朱將韓度的話仔細的捋了一遍,也不得不點頭認同韓度的看法。的確,現在不管是朝野對于外戚都是深惡痛絕的。若是韓度膽敢這樣做,那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他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心里對韓度的殺意,再減少一半。
隨后老朱又琢磨起韓度的另外一層意思,問道“文官在前宋的確是比外戚專權更甚,但是朕已經廢除了丞相,蛇無頭不行,沒有了丞相的文官不過是一盤散沙,如何能夠專權”
不得不說,老朱吸取前宋文官大權獨攬的教訓,使出廢除丞相這一招,是非常高明的。但是他卻忘了,他能夠輕松的處理數量龐大又繁雜的政務,但是卻不代表他的子孫就能夠同他一樣將這樣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
或許朱標可以和他一樣勝任,畢竟這幾年的政務幾乎都是朱標在處理,他也是已經習慣了。但是朱標之后呢那就不一定了。
韓度贊同的點頭,回道“沒有丞相,文官的確是不能夠擰成一股繩,一盤散沙的文官對于大明的確是構不成威脅,皇上廢除丞相此舉,的確是圣明無濤。但是,皇上難道忘了科舉了嗎”
“科舉”老朱十分不解的問道,“科舉取士,能有什么問題”
韓度正色回道“科舉取士,為國選拔人才,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將科舉的內容限定在四書五經,那就有問題了。”
“皇上也是飽學之士,應當知道讀書除了需要勤學苦讀之外,其實也是有著一些技巧的。”
這些東西老朱自己也有感悟,他自然知道韓度說的沒錯。
“而這種技巧,往往都會掌握在文官手中。他們都是苦讀四書五經出來的,對于其中深意都有著自己的見解。若是有個人能夠得到他們的指點,那必然能夠在科考上少走無數的彎路。而若是有人將這些東西集中起來,成立書院,進行統一傳授。那么皇上以為,數十年之后,除了這些文官的后人之外,還有別人能夠高中的么”
老朱的語氣頓時變得不善起來,有些恨恨的說道“如此一來,他們豈不是壟斷了整個官場”
沒錯,大明官員都是進士出身,只要壟斷了進士的名額,那么將來不管朝廷選出來多少官員,都是他們的人。
當然,世事無絕對,這世上還是有著天縱奇才,可以靠著自己就可以從千軍萬馬當中殺出來。但是這樣的人太少了,根本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至少,改變不了文官專權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