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聞言,不由得臉色越加難看,說道“他是太子,現在又是皇位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身邊有高人不過是理所應當的。”
“不,王爺誤會貧僧的意思了。”道衍搖搖頭,說道“朝堂之上多是庸碌之輩,根本不足為懼,哪怕是太子身邊也是一樣。唯一讓貧僧忌憚的人,不過只有韓度一人而已。”
朱棣也不得不下意識點頭,他對韓度心里還是有些怵的。
“大師以為,太子之所以會召天下諸王進京吊唁,是韓度的主意”
道衍緩緩點頭,嘆道“不離十吧。”
忽然,朱棣眼珠子一轉,側頭低聲問道“朱標如此違逆父皇的旨意,本王是否可以”
“萬萬不可”道衍好似生怕朱棣說出不理智的話,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來,連忙出言阻止。
“為何不可”在朱棣看來朱標明明知道的違逆父皇遺詔,他若是抓住這個漏洞,或許會有大收獲。
道衍只好給他解釋道“王爺若是以太子違逆先皇遺詔攻擊他,的確是會占到一些便宜。但是王爺想過沒有,此舉會將天下諸王全部得罪的干干凈凈。試問,天下諸王有哪一國不想進京吊唁的太子此舉,可謂了迎合了天下諸王。哪怕的確是有違大行皇帝遺詔,但是貧僧相信,在太子下詔的時候,就已經準好了托詞了。王爺即便是想要以此說明太子違背大行皇帝遺詔,也沒有什么說服力。”
道衍還有句話沒說,那就是不管是禁止諸王進京吊唁,還是允許諸王進京吊唁,這都是皇家的事情,和其他人沒有什么關系。因此,只要太子和天下諸王不說什么,即便是違背了大行皇帝遺詔,大家也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糊弄過去。朱棣若是將這層窗戶紙捅破,那才是將其他人都給得罪的死死的。
朱棣聞言不由得嘆息一聲,只好將這個想法拋棄。同時,他也是有些六神無主,不由問道“那本王現在該怎么辦”
“既然太子下詔請王爺進京吊唁,那王爺就先進京之后在說吧。”道衍有些無可奈何的說道。
其實事情遠遠沒有道衍說的那樣簡單,朱棣擅自離開封地,甚至打著進京吊唁的旗號想要闖關。若是輕輕松松的,只是跟著進京吊唁便完了,那朝廷的顏面何在
更何況,其他諸王都沒有動,就只有朱棣動了。若是在此之前,那朱棣此舉就是最有孝心的表現。但是在此之后,朱棣此舉就成了出頭鳥了。
到時候,即便是太子顧念兄弟之情想要輕輕放過,朝臣也不會答應。
但是事情到了現在這一步,道衍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挽回。只能夠走一步算一步,先到京城吊唁再說。
“好,那本王就即刻進京吊唁”朱棣立刻點頭,手里一提韁繩,馬匹踢踏踢踏的踩過吊橋。
道衍跟在朱棣身后,神色始終有些凝重。他給朱棣的建議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卻沒有想到太子竟然會選擇違逆遺詔,召天下諸王進京這種想法完全就和常人截然不同。按照常人的想法,肯定第一時間遵守遺詔。這不僅僅可以名正言順的將諸王按在封地里動彈不得,還少了在繼承大位過程中的諸多麻煩。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