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幾個字,就可以了。”
老朱斜視了一眼,回過頭正心正身,眼睛微閉,沉吟片刻。忽然筆走龍蛇,“大明皇家歌劇院”幾個大字,一氣呵成。
韓度滿心歡喜的看著,拍手叫好,“好,皇上的字真是越來越神星獨具了。以微臣看,足以比肩王羲之。”
“少拍馬屁,朕的字上面樣,朕還不清楚?趕緊拿著你的字,滾!”
韓度抱著字,笑的如同滾滾一般,圓潤的離開。
回到教坊司里,再度把李嬤嬤召來。
將字放到李嬤嬤的手上,“去找個有名的工匠,做一個匾額出來。另外這樣東西,要分別用金銀銅箔給本官做出來,刻上字跡。”
韓度將畫好的卡片圖案遞給李嬤嬤。
對于做匾額,李嬤嬤沒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什么疑問。畢竟這樣的東西,她沒有親自做過,也見識別人做過。
但是對于卡片這個東西,她就不怎么明白了。看了一眼,疑惑問道:“大人,就做這么大嗎?”
“就做這么大。”韓度點頭。
“那要做成多厚的?要做多少出來?”李嬤嬤繼續問道。
“當然是能有多薄,做多薄。”韓度沒有絲毫猶豫的說道。自己可是為了賺錢的,自然是成本越低越好。反正到時候,這個東西不過是給人裝逼用的。質量根本就不要求又多好,只要能夠過得去就行。
“當然,金箔的可以少一點,做十來個也就差不多了。銀子的多做一些,就一百個吧。至于銅的,先做一萬個。”
金卡、銀卡、銅卡,韓度根本就沒有打算把金卡發給太多的人,物以稀為貴的道理,韓度自然知道。當然,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金卡的成本太高,發多了不劃算。
銀卡倒是可以隨便發,只要有人掏錢韓度就發。至于銅卡,那就無所謂了,反正不管怎么發,也花不了多少錢。
可是李嬤嬤聽了,臉上卻是露出為難之色。低聲說道:“大人,這銅箔之類的東西,是越薄越值錢。而且大人的需要的太多,小的擔心就算是找再多的匠人,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將一萬個給敲打出來。”
“敲打?”韓度疑惑的問了一句,銅箔這是敲打出來的?
李嬤嬤見韓度疑惑,以為大人不知道這銅箔是怎么做出來的,便解釋道:“是的,大人。不管是銅箔、銀箔、金箔,都是全靠匠人一錘一錘的敲打出來的。”
一錘一錘的敲?這要敲到猴年馬月,才能夠把自己的需求給敲出來?
韓度聞言,沉思了片刻,心里有了決定。敲,是不可能敲的。要是真的只能一錘一錘的敲出來,那韓度也只好將這個主意放棄了。沒有辦法,這樣做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一點都不劃算。
不過好在韓度還有一個效率高的辦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