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新一代科技人才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這,也是國家的一種戰略安排。
很明顯的是,這些戰略安排也在其后結出了碩果,隨著方方基金會大獎自此之后的一次次舉辦,對國內科技實力的快速發展、為全國科技人才的大力培養、尤其是開闊這些后起之秀的眼界起到了無可估量的巨大作用。這些不再贅述。
劉方在整個過程之中沒有過多參與,但在他的建議下,兩院院士們篩選后的候選獲獎項目都交給了以方方集團那個震撼當今世人的專家團為基礎的評委會,并形成該項舉世矚目的大獎評委會組成的相關制度。他的想法很簡單,一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二是這個評獎要成為很有國際影響力的獎項,必須走國際化的道路,不能摻雜個人情緒。盡管這個獎的獎金額很高,已經遠遠甩開了當今其他獎項的獎勵額度,成為了當今第一大獎,但也要從根本上扎牢根基。
方方基金會這個大獎可不是兒戲,涉及的東西很多,國家最高層不重視是不可能的,不同的聲音在上層自然是不絕于耳。說,這么大的世界為之震驚的大獎的頒發,國家卻沒有進行有效控制的有之;說,國家應該按照意識形態的劃分進行分層次頒獎的有之;說,國家應該利用大獎全程進行國家有效宣傳的有之;說,這么重大的獎項,國家應該全程參與管控的有之。等等,等等。
感謝劉方他找了兩個好媳婦,再加上有自己開明的姥爺在背后使力。最終,在何之重和孫銘的大力推動下,劉方擬定的這個方方基金會大獎的評選章程才得以順利通過了國家層面的審核。
整個頒獎過程,劉方也只出場了一次,那就是作為基金會主席現場致辭,剩下的業務部分的主持工作全部交給了評委會主席、方方集團外國專家團中當今威望最高的化學家、發昂斯國人扎希克去做了。他知道,自己參與多了,不好!
可以說,這次的大獎頒發可謂分量十足,把這兩年當今世界最有科技含量的十幾個研究成果全都囊括了。有天文學的,有信息科技的,有新型材料的,有化學類的,有醫學醫藥類的……等等,共計十二個大獎。
讓劉方很高興的是,柳婷因為青蒿素及其之后的濃縮型青蒿素的研制和推廣,在全世界救人無數,擁有了巨大的聲望,而獲得了醫學類大獎。
只有柳婷自己知道,她這個研究成果是怎么來的。為此,她還在獲獎感言中特意感謝了劉方,只不過,感謝的話不能說的明白而已。
下來后,柳婷特意宴請了自己的科研團隊,并拿出一部分獎金與同事分享了這份喜悅。當然,在柳博士的盛情邀請下,劉方和黃總也出席了這次宴會。不過,費用是以慶功宴的名義走了集團公司的帳,沒再讓柳博士掏腰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