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掌聲猶如潮水一般在金色大廳中不斷涌動。
每個人都對劉方的這次神奇創作經歷徹底服氣了。
站在話筒前,等現場的掌聲平息了之后,劉方用英克萊語輕聲說道:“在這里,我要首先感謝普林佐恩總統,感謝克利馬總理,感謝奧大利人民和維也納市民給予我的巨大榮譽。很多人或許會好奇我的創作時間是如此短暫。大家知道,我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來到奧大利,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甚至都沒有出去游覽一番,就接受了斯格爾潘主席的這次音樂創作的邀約,這些都是我創作上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大家心說,是啊,你到底是怎么就創作出來了這么優美的《藍色的多瑙河》的,而且還是以如此快的速度創作出來的,這完全不科學啊。
所有的人都聚精會神地看著舞臺中央的劉方,就等著他的解釋。沒有人對此不好奇的。
劉方看了看樓上樓下的人,站在他這個位置,其實看二樓的人更舒服一些。他繼續道:“其實,在從機場到酒店的乘車過程中,車上的車載電視一直在播放著的小片子就是多瑙河的風景,說句實話,那時候我就看入迷了,當時腦海里不由自主地就大致有了這個旋律。”
喔,原來如此啊,等于是創作前你就已經有了對多瑙河的認識和感受,并且已經有了旋律了。
現場很多人已經不由自主地發出了“喔”的一聲,眾人終于解開了一直纏繞在自己心頭最大的疑惑。
劉方這個解釋合情合理,每個人都知道,每一個風景片的制作自然是剪輯并選取了所宣傳的目標最美的地方,往往也給人的觸動很大。在有了這個前提下,對于劉方這樣能夠即時創作世界級鋼琴曲、小提琴曲什么的音樂大師來說,就應該不難了。要不然實在是說不通啊,根本沒有任何感受怎么會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你劉方再優秀、再超越當今音樂大家們,靠空想或者靠蒙那也是絕對做不來如此優秀的大作品的。
這其實也是劉方特意要給世人自己創作出《藍色的多瑙河》一個理由,剽竊前世作品給當代也得合理有據不是。畢竟,自己創作流行音樂比較受歡迎,可以說是有自己成長過程中對當今音樂的理解;創作小夜曲和鋼琴曲等曲子也可以說成是成長中的體會,即刻創作出來別人也說不出什么,只會驚訝自己會的樂器的多少而已;創作《致敬進行曲》大眾不知道自己的創作時間長短,而國內也提倡擁軍,符合時代要求。
可,創作《藍色的多瑙河》就不同了,這是完全脫離了自己成長學習和認知過程的,這可是自己從來沒有來過的地方,當天來,當天就創作出來了這么優秀的作品,你也太神奇了吧?所以,合理的理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他也早就想好了,只是找一個合理的機會講出來罷了。
盡管《藍色的多瑙河》不是斯格爾潘所說一個半小時就創作出來的,但從劉方在機場坐接待車開始計算,在不到3個小時內就創作出來,那也夠神奇了,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劉方大師的崇拜。更何況,是看到那個接待車里面的風景片就已經有了大致的旋律了。
現場的掌聲再次熱烈地響起。這回,更是代表了大家對劉方的心服口服。
眾人鼓掌的時候,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如此截然不同的肢體動作卻都表達了對劉方欽佩不已的相同的意思,這也是不多見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