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網上下載的資料,這些細小黑渣是砂金雜質跟硼砂起化學反應后的一部分生成物。
曹沫將小黑渣在打磨光滑的石板上碾碎,果然如謝思鵬所說,黑渣里面包裹著一些極細小的金粒,歸攏稱重,兩次熔煉竟然總計有六七克的細小金粒被包裹在黑渣里。
兩次熔煉金錠有一千一百多克,六七克金粒流失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益,猶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曹沫跟謝思鵬交流,也就在海峽岸邊的海鮮餐廳吃了一頓飯,就受益匪淺,這也從側面證明謝思鵬確實在這個行業浸淫多年,真是個行家。
當然,謝思鵬吐露這個行業內的諸多秘辛,他的目的還是想參與在伊波古村的金礦開發。
這卻是曹沫這時不能接受的。
他不想叫謝思鵬太“熱情”,也不想伊波古金礦太引人矚目,曹沫決定以后產出的黃金,一分為二。
一部分直接出售給隆塔當地的金店,兌換成當地的貨幣,這樣也方便直接從隆塔市鎮采購柴油等物資補充礦上消耗,還有就是給采金隊的工人、卡布賈、露西、波圖、帕里他們發放工資,還不能忘了給老酋長菲利希安分紅。
而另一部分,才讓卡布賈或者誰定期帶去德古拉摩,找謝思鵬兌換成美金,存入他的公司賬戶里,準備下一步進口設備的采購……
…………
…………
即便暫時無法添置大型設備,金礦每天的產出也穩定一百三四十克左右,曹沫卻還是不太滿足。
曹沫在東盛的機修車間里干過兩年,也自修了大專學歷,到德古拉摩也沒有停止學習,但他在管理方面,是談不上有什么經驗的。
他在礦上推行的管理辦法,很多都是依葫蘆畫瓢,搬照東盛機修車間的那一套管理。
當然,就算他這時候在國內當個車間主任,未必能合格,但伊波古金礦,即便添置了一些設備,卻未必比“作坊”能強,曹沫管理起來還是綽綽有余的。
曹沫能看到金礦還存在有太多的不足,他也是一邊學習,一邊推動改進,甚至鞭策卡布賈、波圖、帕里等人跟著學習。
目前這一切進行得還算順利,但主要還是得益于他堪稱恐怖的直覺。
他平時不需要保持什么不必要的緊張戒備,又能隨時準確掌握員工的想法跟情緒變化,這使得他管理、駕馭當地員工,如魚得水。
這次奧韋馬從德古拉摩回來,工作上更加愿意配合,很多事就更順暢了。
老酋長菲利希安在背后支持他,平時在部落里聲望僅次于老尊長的奧韋馬又愿意配合,這使得曹沫在礦上,推行一些當地人還極不適應的作息及勞動管理規定,就變得容易太多了。
要不然的話,僅僅是處理與當地員工的關系,以及整天提心吊膽、防備員工有沒有可能吃里扒外,就足以叫他心力憔悴,壓根不可能有余力兼顧太多。
而倘若戒備心太盛,始終不能融入當地的部落,心力憔悴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曹沫也會有撈一把就走的心思,那就不可能會有持續投入、不斷將金礦開發好、規模做大的想法。
后者,對金礦后期的發展、對潛力的挖掘,恰恰是最致命的。
曹沫真正靜下心來,特別是管理金礦一段時間之后,想到他不與謝思鵬這種人搞進一步的合作,甚至堅決不跟楊德山、郭建他們合作,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