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形勢斗轉直下,兩家都進入實質談判斷階段的買家都相繼撤出了,華宸集團整體經營狀況更差,出售造車資產的意愿也就變得更強,甚至分拆出售都有得談。
之前跟華宸接觸的買家,主要還是看重國內日益增漲的乘用車市場,皮卡在國內的定位實在是有些尷尬,是華宸一定要將皮卡打包進去談判。
所以天悅這時候哪怕是就愿意接手被華宸內部以及其他買家視為累贅的皮卡資產,也完全有得談。
雖說在整個非洲地區的新車銷售很低,卡奈姆等國的汽車銷售市場,大部分還是被二手車占據,但皮卡作為非洲最暢銷的車型之一,也不受國內各種條件的限制,總的銷售規模卻要比國內更為可觀。
而對天悅工業來說,一開始就承接到華宸皮卡在西非地區的經銷權,對這一塊的業務也相當熟悉。
天悅工業現在將華宸的皮卡資產接手過來,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海外市場上,進行消化都不存在實際的困難。
另外,皮卡跟中小型越野車可以共用同一個生產平臺,接手華宸皮卡生產線及技術、運營團隊等資產,轉型生產中小型越野車也不存在實際的障礙——徐濱他們也同時做好生產皮卡及小型越野車的計劃。
國內市場對乘用車準入資質管理極為嚴格,之前有買家愿意接手華宸的造車資產,一個重要原因是看中華宸在國內市場的全套資產。
天悅工業接手華宸的皮卡資產,當然沒有可能拿到他們手里最為珍貴的乘用車資質,理論上轉型生產出來的中小型越野車是無法在國內銷售的。
不過,國家是非常積極鼓勵汽車等工業品出口的,天悅接手華宸的皮卡資產之后,申請中小型越野車的生產出口資質卻是不難。
而天悅工業確切能生產中小型越野車,并往海外銷售三五年以上,再轉回頭來申請國內的生產銷售資質,就沒有太大的難度了。
更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華宸年產四萬輛皮卡的生產線及相關技術、運營生產團隊,打包價才六億多一點;這是天悅工業此時完全有能力承受的一個報價。
“你想做,就做唄,難道華宸集團那邊還有誰拿捏姿態,要我跟葛軍出面協議一下?”錢文瀚聽曹沫詳細說過相關情況,直截了當的說道。
只要天悅工業步伐不要邁太大,又確定有消化華宸皮卡資產的能力,錢文瀚當然不可能反對;而他在天悅工業才持5%的股份,照比例也就分攤三千萬人民幣的注資,他完全沒有壓力。
“如果能跟華宸談妥,我想所需要的這部分資金,一半由各大股東追加注資,另一半能不能以天悅工業的名義,向銀行拆借,或其他什么方式解決?”曹沫問道。
曹沫名義上才持有天悅工業不到70%的股份,但事實上徐濱、徐立崢、黃憶江以及沈濟等人從其他渠道籌不到錢參與注資,他都得先拆借一部分資金給他們。
倘若所需要的資金,完全由各股東追加投資,曹沫大概要拿出五個億出來。
曹沫現在還是想著盡可能減少自身資金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