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韓少榮、余晉杰跟埃文思基金會合作所存在的隱患,并沒有得到解決,啟明科技(西海鋼鐵)能不能做成,現在還真不能太早下決論。
拋開別的困素,單純從做企業這層次,張朝陽覺得天悅在科托努的鋼鐵項目,成功概率要大得多。
當然,張朝陽還是擔心技術管理人員拉過來太少,力量有些薄弱了。
“鋼鐵事業部現在加上你有十四人,不算簿弱了,”曹沫說道,“東盛西非分公司最初的時候,還不是我、楊德山、郭建、雨晴四個人就將整場戲給唱圓了?王文、馮睿、王建中、李齊慮他們是之后再加進來,但就算將他們都算進來,當時的西非分公司也沒有十四名派遣員工——其實啊,我還指望余晉杰、韓少榮他們留人,這樣,你們能多分點股份,公司在薪資成本這一塊,還能節約一些……”
德古拉摩作為西非最為繁榮的都市,合格的產業工人相對較多一些,而在貝寧科托努以及首都波多諾夫,條件就要差很多。
不過,曹沫在貝寧發展產業集群,一個核心目標就是促進殖民者后裔在國小人稀、族群和融的貝寧聚集,并形成能形成貝寧國政的勢力,以履行他對胡安.曼塔爾父女的承諾。
因此籌建鋼鐵廠也好,建設煉油廠、銅冶煉廠也好,都會盡可能從整個幾內亞灣地區的殖民者后裔群體里,高薪吸納工程管理技術人員以及受過基礎教育的產業工人。
整個幾內亞灣地區,人員加起來將近四億,殖民者后裔者僅有一千多萬,人口占比非常低。
他們雖然受到的教育遠不如歐洲白人,卻要比幾內亞灣的土著居民高得多。
而反殖民思潮在非洲大陸興起之后,這些沒有能力遷出去的殖民者后裔,飽經苦難。
他們一旦有好的工作機會,所爆發出來的熱情以及敬業程度,真要甩歐美白人好幾條街呢,都可以跟華人相媲美了。
而給他們中的基層技術及管理人員,開出月薪二百到五百美元,就已經是絕對有誘惑力的高薪了。
這不比從國內開出三五千美元的月薪聘請基層管理技術人員駐扎非洲香多了?
唯一麻煩的,就是曹沫要親自參與對殖民者后裔技術及管理人員的招聘中去。
這樣才能防止埃文思基金會利用他們在非洲根殖殖民者后裔多年的影響力,塞一些定時炸彈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