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出他意外,山東水師要借道朝鮮,被朝鮮國王李倧拒絕,而山東水師要的,就是這個借口。
“不過想起了一些往事,有些感慨罷了。”
王泰哈哈一笑,神色欣然。
歷史上,甲申之變,神州陸沉,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自縊身死,大順政權同清政權隔關相峙,吳三桂投靠清軍入關,大順軍土崩瓦解,山河破碎,文明中斷,屠城殺戮,百姓死傷無數,生靈涂炭,好一場漢族百姓的大浩劫!
時移世易,如今已經是甲申之夏,山河依舊,文明延續,多爾袞們、李自成們舔著傷口、蟄伏式微,怎不令他欣喜若狂,感慨萬千?
“大人,真的要對朝鮮用兵嗎?”
董士元看著數百艘戰船,密密麻麻位于海面之上,眉頭一皺。
王泰對朝鮮用兵,“借道”朝鮮夾擊清軍,不過是個幌子,占領朝鮮才是目的。
只不過這樣一來,未得圣旨私自出兵,朝廷那里,又如何交待?
“朝鮮兩面三刀,為虎作倀,本是我中華故地,此刻收回,正是時候!”
王泰微微一笑,看不出真正心情。
明清松錦大戰,黃太吉要求朝鮮出動舟師運餉,朝鮮國王李倧出兵助清攻明。黃太吉留其中1500人(其中1000人為炮手),由朝鮮平安兵使柳琳統率參與松錦大戰,朝鮮還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籌措五萬包大米和馬匹以轉運至錦州前線,可謂罪孽深重。
歷史上,清軍入關后,由于北京所儲糧食大部分被李自成軍掠走,江南漕運又不通,滿清糧食短缺,為此向朝鮮征糧20萬石,朝鮮迅速海運10萬石至北京,緩解了其燃眉之急。
這個為虎作倀之國,一貫如此,見風使舵,毫無廉恥,如今正是其國力最弱,內外交困時刻,伐其于困,正是時候。
“大人,朝鮮好對付嗎?”
一旁的李定國,還有些忐忑不安。
畢竟,這是去占領另外一個國家。
“朝鮮不過河南一樣大小,也不是高句麗兵強馬壯時期。如果我告訴你,朝鮮不過五六千羸弱戰兵,最多不過萬余,你覺得能不能攻下漢城,平了朝鮮?”
王泰的話,讓李定國一下子輕松了起來。
不要說萬余朝鮮軍,便是五萬、十萬他也不怕。兩萬多精銳,足夠馳騁朝鮮了。
“大人,仗好打,重要的是如何讓朝鮮軍民臣服。”
李定國還是有些憂心忡忡。
“李定國,朝鮮同文同宗,朝內大臣崇明抑清者居多,你大可不必如此擔心。”
王泰安慰了一句李定國,陳思片刻,這才繼續說了下去。
“攻克漢城后,讓朝鮮同意我朝在朝鮮駐兵,由你總理朝鮮。徙朝鮮富戶于河南之地,留其貧弱者,使守朝鮮。同時,從河南及大明移民數十萬。恩威并施,朝鮮百姓必會安分守己,朝鮮大事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