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許多人都是心驚肉跳,群情激奮,這些家伙,不會有揭竿而起吧?
河南,可經不起再一次折騰了。
“都靜一靜,聽我繼續讀下去!”
李知樂提高了聲音,面向告示,繼續大聲宣讀。
“至于科舉,則初為考經義,后變為八股。科舉之害,等同焚書,而敗壞人才,甚于咸陽之坑儒。因此造成士人與官僚學識空虛,胸無點墨,空疏無學,遂至于以議論誤國。
萬歷以前,朝政尚是小康。而萬歷以后,有法令而無教化,老者不教,幼者不學,成為俗之不祥。時人只知空談明心見性,而不談修己治人之實學。讀書人多看書不看首尾,只看中間兩三行。其所著書,多是盜竊。因此造成社會日亂,神州動蕩。”
“科舉之害,等同焚書,而敗壞人才,甚于咸陽之坑儒。說得好呀!”
有讀書人大聲叫好,仿佛告示牌上說的,說到了他心里一樣。
“那些個官爺,除了四書五經,之乎者也,屁都不會,那些錢糧賬目,自己都看不懂,還得讓那些胥吏經手,什么狗官!”
“一個個腦滿腸肥,都是蛀蟲!這些個不學無術的貪官!”
罵著罵著,眾人的目光,又被告示上的土地兼并和藩王宗室篇幅所吸引。
繼吏治腐敗之后,土地兼并,又一次被推了風口浪尖。
“我朝困局,其次之要因就是土地兼并。藩王宗室、豪強官紳、地方鄉宦巧取豪奪,強占土地,使權貴者田連阡陌,貧無立錐之地。權貴者少于國家賦稅,而無地之百姓又無銀可繳,朝廷財賦集于權貴者之手,朝廷所得稅賦皆是出于無權無勢之百姓之手,貧者愈貧,富者則更富,而國家庫銀告罄,天下豈不亂乎?”
那些個豪強官紳,誰不是良田千頃,而低層百姓水深火熱,有百畝者又有幾人。
也許是想起了六年前,王泰初入河南,,大肆殺戮的壯舉,圍觀的眾人一下子變的群情激昂,大有氣勢洶洶,一發不可收拾之舉。
“河南四大兇,被王大人殺的殺,關的關,多痛快啊!”
“痛快又能怎樣?那些個豪強鄉宦,還不是有良田萬畝,王大人還不是沒有辦法!”
“那么多地,卻不交稅,反倒讓我們這些窮人替他們交,這些雜種,貪到骨子里去了!”
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李知樂額頭冒汗,大聲吶喊了起來。
“你們到底還聽不聽?不聽我走了!”
人群中,有人大聲勸了起來。
“鄉親們,聽李先生講完了再說!”
人群慢慢安靜了下來,李知樂開始又讀了下去。
這一次告示上的苗頭,對準的正是大明的藩王宗室。
“其次是宗藩。我朝宗親則分封列爵,不農不仕。嘉靖年間,天下百姓供京師糧400萬石,但供皇室宗親祿米卻需850萬石,即使全部供給宗室,亦不足一半。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福王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各3萬頃。成都附近州縣土地七成在蜀王名下。吉王在長沙有地8000頃,長沙、善化兩縣四成田地歸其所有。河南全省土地,近一半歸宗室所有。
宗室俸祿,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百姓苦不堪言,不堪重負。山西地方財賦收入為年152萬石,而宗室俸祿為312萬石。河南財賦收入為年84萬石,而宗室俸祿需192萬石。
宗室之困,應效宋時,宗室俸祿不由地方供給,而為自力更生……”
最后一條,簡直讓人群炸了鍋。
“河南歲入84萬石,宗室俸祿192萬石!192萬石,可以養10萬戶人家了!”
“府里有幾萬畝的良田,還管著鹽稅,還要快200萬石的稅賦,民脂民膏,都被他們吸干了!”
“狗日的,敲骨吸髓,怎樣才能喂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