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家父擁兵自重,游離于朝廷法度之外,大人一旦和家父沖突,不必顧及成功的面子。”
鄭成功慷慨陳詞,并不忌諱。
若是旁人如此,王泰或許會思慮其中的真假,畢竟血濃于水。但是從鄭成功嘴里說出來,王泰卻是絲毫不懷疑其的真誠。
大是大非面前,公大于私,公私分明,鄭成功的赤子之心,從歷史上鄭芝龍降清,鄭成功孤軍奮戰已經證明。
“成功,只要令尊不與我大軍為敵,遵從朝廷號令,我不會為難于他。即便是不得已兩軍對壘,我也會設法留鄭氏一門,不傷害一人。”
朝廷的號令,自然就是五省總理衙門的號令。以全鄭氏,自然也是顧及鄭成功的面子。
“成功多謝大人!”
鄭成功大喜過望,深施一禮。
王泰對他青眼有加,年紀輕輕就委以重任,他除了赴湯蹈火,無以為報了。
歷史上的事跡在腦海回蕩,王泰沉吟一下,繼續開口。
“鄭成功,聽說令弟田川次郎尚在日本,是與不是?”
“大人,日本德川幕府以次郎為人質,不肯放其歸我中華,與我兄弟相見,母子團聚,成功深恨之!”
鄭成功臉色通紅,憤憤而言。
王泰點了點頭,鄭成功所呈現出來的憤慨,也和歷史上鄭成功抗清有關。
歷史上,甲申之變,滿清入關,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南明建立,弘光帝為了拉攏鄭芝龍,任命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為福建總兵,封南安伯,負責福建防務和抗清事宜。弘光朝敗亡,鄭芝龍擁唐王朱聿鍵為帝,進封南安侯,總攬南明軍務,權頃朝野,炙手可熱。
鄭芝龍向德川幕府請求,要把妻子田川松步、次子田川次郎迎回福建,遭到閉關鎖國的德川幕府拒絕。最終,田川松步離開,田川次郎留守日本平戶藩。
鄭芝龍降清被殺,田川松步被俘自盡,時在日本的田川次郎向德川幕府懇求,希望能赴明幫助兄長鄭成功,滅清以報家仇,但遭到德川幕府的拒絕。
鄭成功抗清,所需巨大,勸告其弟留在日本,籌措抗清所需。田川次郎在日本經營貿易,向鄭成功輸送人力物力。鄭成功能收復臺灣,田川次郎功不可沒。
南明永歷十二年(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次年暴病而死。31年后,田川次郎病逝日本,其子孫繼續從事貿易。
值得一提的是,田川次郎一脈,只有他自己改姓了田川,從田川次郎的兒子開始,又全部改回了鄭姓,且姓名均與中華名字無異。此后的三百年之中,鄭芝龍在日本的這后裔傳承,也一直都為鄭姓。
想到了這一切,王泰看著憤憤然的鄭成功,輕聲細語。
“成功,或許不久之后,中華就要對日本動兵。若是令弟可以里應外合,將日本置于我中華治下,平戶藩永為鄭氏藩地,母子團聚,兄弟攜手,豈不美哉?”
鄭成功抬起頭來,臉色通紅,肅拜一禮。
“大人,小人定當效犬馬之勞,令日本歸于我中華王化治下!”
好一個性烈如火的國姓爺!
“成功,和婆羅洲一樣,將日本納于我中華治下,不是為了我個人的野心。人生太短,白駒過隙,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中華的未來,為了中華百姓的未來。你,明白嗎?”
王泰平聲靜氣,鄭成功頭上冒汗,熱血沸騰,肅拜一禮。
“大人為國為民,一片苦心,小人定當鞠躬盡瘁,以報大人!”
李信也是血脈噴張,臉上紅了半邊。
“大人為國為民,雄才大略,在下愿肝腦涂地,以報大人!”
“兩位兄弟,咱們一起努力,以報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吧!”
三人舉杯,一飲而盡,都是哈哈大笑。
王泰和二人細談,眼光不經意掃過樓閣旁的小徑,目光掃在幾人臉上,不由得一怔。
他們怎么一起到河南來了?
喜歡大明匹夫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明匹夫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