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聽這些新社團的名字,什么“漢魂讀書會”,“興中會”,“興國會”便知道,清一色的年輕人,而且似乎都有遠大抱負。
還有這個王泰,搞什么“植樹日”,這不是強行向老百姓派勞役嗎?
“那好,你們去吧。記住了,晚上還要讀書。”
“知道了,爹!”
宋一鶴沒有阻擋,宋思文和幾個少年歡歡喜喜離開。
宋一鶴搖了搖頭。這些個年輕人,人人以王泰為榜樣,離經叛道,也不知是好是壞?
眼光停留在桌上的一份舊報紙上片刻,宋一鶴冷笑一聲,搖了搖頭。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文章服飾之美,謂之華,此為華夏,亦為中華。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
這報紙暢銷大江南北,連那些販夫走卒,山野村夫,恐怕也對報紙上的內容耳熟能詳吧。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與生俱來……”
這不是瞎扯淡嗎?士大夫和村夫能相提并論嗎?
妖言惑眾,居心叵測,這又置崇禎天子于何地?置大明王朝與何地?又置他王泰于何地?
宋一鶴不由得一陣頭痛。
“大人,清苑縣的一眾鄉宦來訪,正在大堂等候。”
下人在書房外輕聲說道。
即便宋一鶴賦閑,下人的稱呼依然未變。
“先讓他們等著,我馬上過去。”
宋一鶴站起身來,輕輕搖了搖頭。
這些人前來,肯定是因為土地的事情了。
宋府大堂之中,錦衣華服者、氣度雍容者,濟濟一堂。
“河北巡撫衙門要清丈田畝,追查匿稅,這不是要咱們的命嗎?”
高復,清苑縣的大戶,有良田600多頃,不折不扣的豪強。
“要命的是,官府分了田地給窮鬼,還有誰來給咱們種地?”
宋度,保定府的富商,曾經的朝廷從四品官員,宋一鶴的堂兄,說起話來,像個地痞流氓一樣,那還有半分士大夫的儒雅。
“各位可不要忘了,咱們人人都占有不少見不得光的田地,官府要真追查起來,咱們可是損失不小!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宋大人說的是!”
宋度開口,馬上引起一片附和聲。
把強占的土地交出去,等于是割他們身上的肉。還要補交欠稅,這還讓人活嗎?
那是個窮鬼們,一旦有了土地,誰還肯給他們種地?
“宋大人,就沒有辦法通融通融?”
一個白圓臉的胖子問道。
新朝新氣象。報紙上天天說要解決土地兼并,看來這分田,就是解決土地兼并的第一步。這樣一來,他們這些豪強官紳,甚至是官府中人,損失可就大了。
“通融,怎么通融?”
宋度鼻子里冷哼了一聲。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些官員都是人家從河南帶過來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況且,吏員下鄉,原來的胥吏,也起不了作用了。”
自古皇權不下鄉,官府的最低一層最多到縣一級,現在皇權下鄉,胥吏被棄用,想糊弄上面,也沒有可能。
“那些胥吏,他們就愿意?”
有人大聲問了出來。
“不愿意又怎樣?難道要去造反?”
高復搖了搖頭。
“誰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