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了道路,才能跑上馬車,繁榮百業。他也知道王泰調他來京師的目的。百廢待興,需要得力官員來貫徹實施,他被寄予厚望,也是壓力山大。
“殿下,只是分田這一招,便使京師的數萬乞丐閑人銷聲匿跡,市容市貌為之一新。殿下好手段啊!”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百業興旺,閻應元是有感而發。
“沒有人天生想做乞丐,雖然有人好逸惡勞,但歸根結底,人有尊嚴,也想過好日子。官府幫百姓,愛百姓,反過來亦然。”
王泰顯然也是感同身受。
“解決土地兼并,耕者有其田;廢除苛捐雜稅,設立市舶司,繁榮國內和海外貿易;興辦義務教育。殿下凡此種種善政,下官佩服!”
高名衡心悅誠服,拱手行禮。
“江山就是百姓,百姓就是江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興亡百姓苦,希望經過二十年,三十年的努力,這田地的賦稅,能夠取消。那個時候,國家才是真正的興旺!”
王泰微微一笑,說了出來。
“高大人,等你到了朝.鮮,就放手去做吧!”
高名衡和眾人一起行禮。
“多謝大人教誨!”
“大人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一片赤子之心。”
陳子龍拱手行禮,臉露興奮之色。
“其實大人最妙的,便是設置高等學堂,此舉盡得讀書人之心,這才是妙招!”
其他幾人都是會心一笑,王泰也是莞爾。
除了河南學堂,現在在京城也辦起了京師大學堂,用于招收天下各地的讀書人,進入學院學習,出來報效國家。
當然,還有一座關中學堂,不過此時在李自成的統治之下,應該已經失去它的效用了。
“學堂里學的不再只是四書五經,數學、物理、天文學、歷學,再加上體育。光是河南學堂和京師大學堂兩所學校,一年就要招收3000余名學生,天下讀書人,無不交口稱贊。這又是殿下的一大善政!”
教育司的主事朱之瑜撫須而笑。
考上高等學堂的士子們,學習的重點不是經史子集、詩詞歌賦,而是數學、物理、地理,甚至是醫學等自然學科,就連軍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對于舊事朝廷的開科取士,三年不過二三百人,學堂每年幾千人的招收名額,可是盡得天下讀書人之心。
京師大學堂正在籌建,地址就在原京城國子監,雖然是舊瓶,裝的卻是新酒。6月考試,9月才入學,報紙上大肆宣揚,大江南北的讀書人,早早已經云集京城,準備沖刺考試,博取功名,拿到入學的資格。
“京師大酒樓!”
街口什字處,新酒樓高大氣派,人來人往,菜香撲鼻,旁邊的楊震,肚子咕咕叫了起來。
“你小子,有了老婆孩子,還是不喜歡吃早飯!”
王泰搖了搖頭,看了看訕訕而笑的楊震和眾人。
“進去,解決一下?”
“我去安排!”
楊震低聲叮囑衛士,迫不及待,就要跑進酒樓。
“安排什么,進去就是。”
王泰擺擺手,阻止了楊震,向前走去。
“你呀,不知道公子最怕擾民嗎!”
王國平低聲細語,和愁眉苦臉的楊震趕緊跟上。
十幾個客人進來,氣度不凡,酒樓掌柜不敢怠慢,親自把王泰等人迎上了二樓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