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張元平和李定國對了一眼,各自分開。
王泰微微搖頭一笑。這二人征戰經年,還是如此火爆脾氣。朝.鮮軍和本土的河南衛軍,也是爭強好勝,互相憋著一口氣。
不過軍心可用,他也是期待二人和其麾下將士的表現。
“你們說,這遼陽城中,還有我漢家百姓嗎?”
王泰忽然一句,李定國和張元平都是一驚。
一瞬間,二人都明白了王泰話里的意思。
“建奴人面獸心,燒殺搶掠,這遼陽城中的漢人,恐怕早已是十不存一呢!”
張元平神色黯然,低聲說了出來。
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殺戮漢人百姓如豬狗,苛政之下,百姓紛紛經海上逃往最近的山東半島,作為徹頭徹尾的山東人,張元平自然是知曉一二。
抗拒者被戮,俘取者為奴,不論貧富,均皆誅戮,如此暴虐殺戮,百萬無辜的漢家百姓,化成了屠刀下的白骨無數。
“老奴毫無人性,我漢人被屠戮殆盡,冤魂無數。崇禎皇帝,還有那些大臣將領,他們難道不臉紅嗎?”
李定國心頭壓抑,面紅耳赤,低聲咆哮了出來。
文武皆貪,文官愛財喜空談,武將貪鄙驕橫,遼東百姓被屠戮百萬,生不如死,文武百官難辭其咎。
但凡人人都能為國為民一點,若能人人少一點私一心,多一份良心,億兆漢人,又何懼區區數十萬建奴!
王泰輕輕點了點頭,也是心頭沉重至極。
這是歷史上道德淪喪最嚴重的時代,漢民族疲憊不堪,漢奸巨惡層出不窮,前仆后繼,吳三桂、洪承疇、孔有德、尚可喜們混的風生水起、風起云涌,讓只有百萬人不到的滿清占據了中原,奴役了漢家子民兩百多年!
咄咄怪事,聞所未聞,罄竹難書!
歸根結底,漢人打敗了漢人,漢人奴役了漢人!
“遼陽、盛京破城,凡可殺者,皆殺之!”
王泰看著遠處的遼陽城,目光冷厲。
誰知道,這遼陽城中,還有沒有漢人?
努爾哈赤在遼東屠殺漢人一百多萬,致使漢人數量急劇減少,一個殺人如麻的惡魔而已,喪心病狂,毫無人性。真不知道,那些喜歡捧清廷臭腳的所謂閻李專家臉皮為什么那么厚,如此厚顏無恥,非把一個特級戰犯吹捧為英雄?
真真正正是寡廉鮮恥、節操碎了一地!
“清廷統治者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多爾袞,都以兇悍殘忍著稱于史冊。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說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軍民,不論參與抵抗或未參與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為奴婢。”
這是歷史學家顧城先生對努爾哈赤的評價。屠殺了一百多萬漢人的屠夫而已。
“在我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歷史人物的星海中,有兩顆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顆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顆是滿洲族的清太祖努爾哈赤。”
這是某清史專家閻某人的評價。
一個無情殺戮漢人,只知道破壞和掠奪的劊子手,竟然被漢族子孫如此頂禮膜拜,道德淪喪、寡廉鮮恥,可謂是驚世駭俗。
“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努爾哈赤。這個用兵如神的統帥,傳下了嚴密的軍事制度和紀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戰士,此后兩百年間在全世界所向無敵。”
這同樣是另一位所謂的武俠小說家查某人的畢恭畢敬。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就屁滾尿流、狼狽不堪;1853年,一個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就將滿清險些埋葬,若不是“曾剃頭”們前仆后繼的為奴為婢,天朝上國早已經壽終正寢,何來兩百年間的世界所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