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目瞪口呆之時,楊震已經翻身上馬,向著山下而去。
“大人,你真是急性子,一刻也不愿意耽擱。”
鐵匠中,有人敬佩地說了出來。
“這不叫急性子,這叫雷厲風行!”
王泰擺擺手,看向了燃料,搖了搖頭。
“這煤不能用,要洗過以后再煉焦,然后才能冶鐵。”
這些后世爛的不能再爛的點子,這個時候,還是能登堂入室。
“洗煤?煉焦?”
所有的鐵匠,都是一臉茫然。
就在王泰得意洋洋,準備賣弄一番時,中年鐵匠開了口。
“大人,你說的煉焦是不是把炭放到封閉的爐子里,燒了以后再用來冶鐵?這樣炭里面會少很多雜物,冶鐵也會好上許多。”
王泰目瞪口呆,結結巴巴。
“這你……也知道,你不……會也是穿……”
中年鐵匠點頭賠笑道:“大人,小人年幼時跟著師傅,他就是這樣燒炭的,所以小人懂得。”
明朝冶鐵技術,并不只是簡單的繼承前朝,也有不少重要的技術創新,比如這煉焦就是如此。明末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中,就有關于煉鐵的記載:“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可五日不滅火,煎礦煮石,殊為省力。”
其中的礁,就是煉焦的意思。
中年鐵匠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
“大人,小人雖然知道煉焦,但這個洗煤,小人沒有見過。是不是把煤炭用水沖洗,洗去其它的雜物?”
“看來,你不是穿……來的!”
王泰擦了一下頭上的汗水,指著中年鐵匠,大聲道:“這位師傅,高姓大名?”
中年鐵匠滿臉賠笑,恭敬道:“回大人,小人劉志高,世代鐵匠,不……”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山上鐵坊的主事了!”
中年鐵匠話還沒有說完,王泰已經打斷了他的話語。
這中年鐵匠,是個人才!
“各位師傅,你們在這山上,一個月餉銀多少?”
鐵匠們面面相覷,有人苦笑著說了出來。
“大人,咱們這些賤民,能吃飽已經不錯了,那里還有餉銀!”
“原來是這樣。”
王泰點點頭,微微沉吟了一下,對一旁的董士元道:
“從今以后,鐵匠們每人月錢二兩銀子,吃喝管夠,劉志高作為主事,每月五兩銀子。從今天起,不能餓死一人,不能凍死一人,你可明白?”
董士元趕緊抱拳領命,肅然道:“謹遵大人軍令!”
鐵匠們都是愣了一下,隨即和劉志高一起,紛紛跪倒在地,磕起頭來。
“大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呀!”
“大人,你是青天大老爺啊!”
王泰趕緊示意,王二和董士元上前,把鐵匠們都扶了起來。
“劉志高,劉師傅,這兩座鐵爐,每月可煉鐵多少?”
鋪面而來的灼熱,讓王泰微微后退了幾步。
聽到王泰問話,鐵匠們紛紛上前,爭先恐后,劉志高還是率先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