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枝秀哈哈一笑道:“看來,王二都比你看得清楚,你還是早做打算吧!”
(本章未完,請翻頁)
王泰嘿嘿一笑,輕聲道:“大小姐雖是女子,卻是慷慨激昂、性烈如火,以我看來,婚姻大事,她一定會自己拿主意。”
孫枝秀咽下口中的食物,點了點頭道:“王泰,這話你說的不錯!不過,旁觀者清,我可是看得清楚,大小姐雖然性格倔強,但要看對誰。到了你王泰身上,那是百煉鋼化作繞指柔,柔情似水呀!”
王二也是大聲道:“孫將軍說的是!孫大小姐一看到公子,臉色發紅,眼睛里面都是歡喜。她一定是看上公子呢!”
孫枝秀大喜,趕緊道:“事不宜遲,王泰,你要是愿意,咱們明天就去提親,節前就把這事定了。你覺得怎樣?”
“哥哥,慢慢來,稍安勿躁!”
王泰一陣頭大,趕緊轉移了話題。
“哥哥,這些事以后再說,咱們喝酒!”
“來,喝酒,喝酒,哥哥提前恭祝你佳節快快樂樂了!”
“同喜同喜!”
幾人觥籌交錯之下,王泰話題東引,自然扯到了孫傳庭和當前的戰事身上。
“孫大哥,撫臺大人一向可好?”
“一大堆事情,大人也是焦頭爛額。”
孫枝秀搖搖頭,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大人剿賊勢如破竹,又有什么煩惱事情?”
“前幾個月,陜南的石泉、漢陰失陷,兵部指責大人不肯發兵相救。大人牛脾氣上來,提出陜南與關中不能兼顧,需要另設巡撫,說要是朝廷無人,自己愿意就任,陜西巡撫可以另選他人。”
王泰大吃一驚。孫傳庭如此負氣,以硬對硬,置朝廷眾臣于何地,天子顏面何在?
“大……哥,那朝……廷是如何回復?”
震驚之余,王泰結結巴巴地問道。
“朝廷倒是沒有說什么,不過大人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長吁短嘆,說他什么“性本癡忠,忌當路者眾”。以哥哥看來,朝廷恐怕對大人早有怨言,否則大人也不會這樣發愁。”
王泰輕聲嘆息,放下了手上的酒杯。
看來,孫傳庭也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但他卻恃才傲物,不肯作出改變,這恐怕也是性格使然。
“兄弟你有所不知,楊閣部如今是皇上的寵臣,大人偏偏和他尿不到一壺。幾次三番,大人和楊閣部在政事上意見不一,哥哥我猜,他二人已經是勢同水火,難以調和了。”
歷史上相傳,孫傳庭和楊嗣昌之間的不和,根源在于戰略上的分歧。楊嗣昌堅持“四正六隅,十面張網”,其中“陜撫斷商、雒”當一面,是關鍵環節。而孫傳庭不以為然,認為“向來賊勢張則四出,困則歸秦,賊之地利在秦明矣”,“賊將踞全秦為窟穴,而四面六隅幾為空張之網”,多次公開反對楊嗣昌的主張。
正所謂,有才之人必有性格,楊嗣昌剛愎自用,孫傳庭負氣要強,兩人明爭暗斗,楊嗣昌感到孫傳庭難以節制,孫傳庭則反感楊嗣昌處處掣肘。
歷史上,二人結怨日久,孫傳庭進京入獄,雖然主因在崇禎皇帝,但與閣臣楊嗣昌也有著必然的關系。
“孫大哥,你有空時,也多勸勸大人,讓他不要意氣用事,以免誤了國事。”
王泰滿嘴的苦澀。大明王朝,就是毀在了一次又一次的內斗當中。
“兄弟,大人的性子怎樣,想必你也是知道一二。”
孫枝秀搖了搖頭,苦笑一聲,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人要是性子軟一些,也不至于誰都得罪,在官場上寸步難行。”
孫枝秀的感
(本章未完,請翻頁)
慨聽在耳中,王泰也是默然。孫傳庭要是性格軟綿,清屯追餉的事情,估計也難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