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這是一千兩銀子,是武大定送來的。他說了,相公為賑災流民募集善款,他和軍中的弟兄湊了這一千兩,算是盡一點微薄之力,為相公分憂。”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孫傳庭點了點頭,感慨道:“這個武大定,算他有心。”
一個小小的軍官,也能心想國事,心系黎民,已經是不容易了。
“讓下人,馬上把銀子送去戶房,做賑災款記載。”
孫傳庭沉聲道:“現在就看秦王府那里,到底能募集多少銀兩了。”
孫夫人微微搖了搖頭。秦王府是秦郡王當家,此君和孫傳庭根本就不對付,恐怕這一次,孫傳庭又要失望了。
“爹,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王泰人才難得,又是為國為民,你可要好好栽培他。”
孫世馨說道,看到父親看過來,臉上微微一紅。
大女兒的表情看在眼里,孫傳庭不由得一愣。
“馨兒,你也認識王泰?”
“爹,我當然是要謝謝他。他這個爐子,不知方便多少,我和娘她們,都是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孫傳庭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
“想不到這王泰,竟然是你們女眷們的知音啊!”
孫世馨嗔道:“爹,王泰墾荒賑民,興辦學堂,毀家紓難,可是為官府省去了不少的麻煩。他剿滅流寇,一心為公,爹你要好好重用此人,說不定那一天,他還能幫上你的大忙。”
孫妻也附和大女兒的話,點頭道:“聽說王泰賑民施粥,挖井開渠,憑借一己之力,救了數萬流民。又興辦學堂,數千孩子得以上學,這樣的好心人,幫你省去了不少后顧之憂,你是得重用一下。”
丈夫耿介孤忠,不知得罪了多少官紳豪強,有王泰這個聰明人分擔,丈夫也能少些煩惱,輕松一些。
孫傳庭微微一笑,若有所思。
王泰墾荒營田,各縣參他僭越墾荒的狀子,也是漫天雪花飛。之所以對將這些狀子束之高閣,就是因為王泰干實事,所做的一切,都是公心使然。
土匪不剿,荒地置之不理,別人代做了,反而說三道四,這樣的庸官,愧對父母官一職。
反而是咸陽知縣張名世的所作所為,得到了巡撫衙門的一致贊賞。王泰墾荒營田,安撫流民,張名世在背后大力支持,提供種子、耕牛不說,還募捐錢糧,賑災流民,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還有那個鄠縣知縣張宗白,也是明白人,知道輕重緩急。其它三縣的知縣,一旦有機會,一定要撤了這些庸官。
他也已經上報了朝廷,將張名世的功勞呈上,只不過此人年事已高,恐怕真要致仕退隱了。
“爹,王泰文武雙全,你可要重用他。”
女兒的話,讓孫傳庭立刻瞪起了眼睛。
“馨兒,你怎么知道王泰文武雙全?大人的事情,小孩不能過問。”
“女兒也是想幫爹的忙。”
孫世馨放下筷子,從一旁的桌上拿出兩張紙來,遞給了疑惑不解的父親。
“爹,這是王泰的墨寶,你看看。”
孫傳庭拿著紙張,心頭一驚,瞳孔微微收縮。
“相公,王泰雖然年輕,但胸有大志,不是個俗人。你在陜西雷厲風行,有時候操之過急,難免得罪陜西官紳。你周圍的將官幕僚,要么有勇無謀,要么有才無德,難堪重任。如今天下大亂,人才難得……”
孫夫人輕聲說道,顯然對王泰的印象不錯。
“夫人,你怎么知道我不想重用王泰?”
孫傳庭微微一笑,很快眉頭一皺。
自巡撫陜西,他便以撥亂為己任,毀譽禍福不顧,只為上報君恩,下安黎民。他性格孤僻耿直,卻是一心為國,至于將來如何,卻是顧不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