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遠在兩百里之外,周圍東虜大軍環伺,我八千秦兵,抵得過數萬東虜鐵騎?高起潛在四五十里外,遠離清軍大軍,所以我要救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盯著文世輔,冷聲道:“至于我為何要救高起潛,這原因我就不說了。高起潛是不是膽小如鼠,帶兵一塌糊涂,我不知道。可你不要忘了,讓他督軍的,可是皇帝陛下。”
“你既然已經有孫撫臺青眼相加,又何必再攀附一個高起潛?”
文世輔的話,讓王泰苦笑一聲,他總不能告訴文世輔,他未卜先知,孫傳庭會遭黜貶。
即便濟南城沒有被攻破,德王安然無恙,皇帝的注意力肯定會轉到清軍擄掠的其它事情上來。萬一孫傳庭和皇帝針鋒相對,難免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況且,孫傳庭公正廉明,負氣要強,自己在他手下,怕是看不到升遷的希望。
“文兄,孫撫臺在朝中得罪人太多,一味跟著他,恐怕掣肘太多。高起潛是皇帝身邊的……”
“巧言令色,道不同不相為謀!”
文世輔倔勁上來,打斷了王泰的話語,甩開了王國平,轉身就要離開。
“王大人要做什么隨便,在下恕不奉陪,就此別過!”
文世輔要離開,王泰卻是上前拉住了他的衣袖,低聲細語。
“文兄,官職越高,責任越大。文兄想想那些流民,若是你我身居高位,是不是可以救更多的百姓,多一個百姓安居樂業,我大明是不是就能多一分元氣?”
文世輔抬起頭來,看著王泰,目光灼灼,卻恍然若失。
“盧象升和濟南府幾十萬百姓孰輕孰重,咱們有沒有能力救盧象升,救高起潛為了什么,你再仔細想想,不要倉促做決定。要離開,也等咱們進了濟南城,救下濟南城,擊退了韃子再說。”
文世輔看著王泰,半晌,才冷聲開口。
“救了高起潛,他能讓你去濟南府嗎?”
一旁的孫枝秀是直性子,對高起潛也是沒有好感,立即插話進來。
“兄弟,文兄弟說得對,盧象升戰死,關寧軍已經潰散,你救了高起潛,就得受他節制,你可是要想好了!”
“文兄,孫副將,我自有分寸,你們就放心吧。”
王泰拍了拍文世輔的肩膀,苦笑了一聲。
“文兄,我也想救盧督師,我更是想全殲所有的韃子。可是,我就是一個小小的西安府守備、團練總兵,匹夫一個,我有那樣大的能力嗎?”
王泰上了馬,對文世輔和王國平等人叮囑道:
“王國平,游騎做好打探,尤其是會通河和大清河沿岸,看看有沒有韃子過河。文兄,孫副將,這里就拜托你們了!”
無論如何,都得穩住文世輔,不然主將鬧翻,軍心浮動,那可就是大麻煩了。
“傳令下去,全軍向東,直奔濟南府!”
王泰離去,孫枝秀再也不猶豫,瞬間下了軍令。
文世輔瞪大了眼睛。自己并沒有答應留下來,王泰卻自顧自離去。
“文兄弟,王泰為國為民,你是錯怪他了!”
孫枝秀眼神里,莫名地有些感慨。
“你也不想想,他一個陜西地方的守備,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不管河北山東的這些戰事。他帶著兄弟們,千里迢迢來到這里,難道還不是忠肝義膽嗎?”
文世輔怔了片刻,卻是傲然抬起頭來。
“孫將軍,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和王泰是一路人,你們才是生死兄弟。在下只是個讀書人,沒有你們那些花花腸子!等進了濟南城,韃子退兵,在下自會離開!”
孫枝秀目瞪口呆,看來,這位文典吏的心中,對王泰不止是不滿。
王泰是一軍主帥,文世輔絲毫不顧及他的面子,將士們如果發現王泰被文世輔這樣一個屬下任意頂撞,任意撂挑子,誰還會聽王泰的,王泰還怎么帶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