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搖頭嘆息,他站起身來,走了下來,心頭沉重至極。
“大人,如今已經是五月初,如果要準備秋耕,清屯募民,都要早些準備了。”
“大人,若是餉銀不能供給充足,恐怕募兵也是個麻煩。”
董士元和劉朝暉紛紛開口,其他眾將也都是一起,看向了王泰。
“既然河南荒田這么多,又何必和這些皇親國戚,土豪劣紳較勁,種自己的地就是。大家不要忘了,河南90多萬頃土地,這可是熟地,并不是荒地。恢復起來,極其容易。”
王泰正色說道:“何況河南連年旱災,良田也不見得是良田,咱們開墾的也不一定是差地。”
眾將都是點了點頭,既然荒地這么多,又何必和這些權貴階層發生沖突。而且以王泰在陜西的屯田之技和經驗,對付旱災和蝗災,也是有相當的經驗。
“至于募兵,衛所軍士和百姓、流民兼顧,盡量是良家子,底層百姓,這些都和墾荒一起進行。”
眾人都是點頭,興奮不已,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大展拳腳,不再像在陜西一樣,局促游走于可否之間了。
“董有為主管屯田,各軍官輔之;董士元負責募兵,兼顧睢陽衛。募民募兵,都如陜西一樣。我坐鎮宣武衛,從中調度。”
董士元是睢陽衛指揮使,劉朝暉是南陽衛指揮使,趙應貴是彰德府指揮使,至于王泰這個河南都指揮使,坐鎮開封府的宣武衛,也是希望在開封府和相鄰的歸德府、河南府打開局面。
“大人,難道就放過了那些侵占屯田的魑魅魍魎?咱們募兵賑民,可不能光靠咱們掏銀子!”
劉朝暉還是有些憤然,耿耿于懷。
“百姓嗷嗷待哺,沒有時間和他們周旋。到時候核查田畝,夏收的時候再去不遲。”
劉朝暉一愣,隨即喜笑顏開。
“還是大人英明!”
夏忙前,把侵屯要征收的公文傳下去,拒不交納的,直接到田里割麥子就行。想要動粗的,先得看看誰的拳頭硬。
他看著王泰,小心翼翼道:“大人,河南都司下各衛所十幾萬人,咱們募兵,有沒有個數?”
王泰看著他期待的目光,微微一笑。
“十幾萬人,那是所有衛士。河南不是邊地,八分屯田,兩分練兵,就先招三萬人吧。”
劉朝暉和董士元都是喜出望外。三萬大軍,以秦兵的戰力,足可以獨當一面了。
“大人,到時候咱們募民墾荒,肯定是百姓流民應者云集,一旦和地方上發生各種沖突,譬如爭勞力,卻該如何?”
董有為看的長遠,立刻提出了問題。
“咱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誰要是敢挑戰咱們,明的不通,暗里也可以,你們看著辦。”
王泰目光陰冷,霸氣外露。眾人相對一眼,都是慨然應諾。
王泰做事,從不懼艱難險阻,秦王府都敢搶,他還有什么不敢做的?眾人跟著他,只要努力做事就行,天大的鍋,他也自會背在身上。
眾將散去,王泰站在窗前,看著黑漆漆的夜色,想到即將要做的一串串事情,千頭萬緒,千絲萬縷,也是微感煩躁。
想起屯田之事,他不由得怔了半晌,暗自嘀咕。
這楊先生,也該從南方回來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