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受傷,兄弟們都有安置,餉銀不少,關鍵是受百姓尊敬,走那里都有面子。
王大人對他們,可謂是仁至義盡。
“林大人,聽說這彰德府以西種的是糧食,以東是番薯。你知道,這番薯是什么東西嗎?”
林大人一邊干活,一邊搖了搖頭。
“圓圓長長的紅皮東西,不過我沒有吃過。這是王大人花了六七千兩銀子從南邊買來的,還帶了些會種番薯的行家,聽說苗已經都栽好了,等通了水,就會移苗種植了。”
“林大人,那王大人為什么要種這東西,而不是糧食?這東西能吃嗎?”
百姓人群中,又有人大聲問了出來。
“王大人說了,這東西能吃,而且還好吃!”
林大人大聲喊了起來,成竹在胸。
“王大人還說了,這番薯一畝地能產十石,甚至是十幾石。你們說,這是不是比種糧食強啊?”
干活的人群一片寂靜。一畝地十幾石,還好吃,這一畝地,差不多就可以養活一家五口了。
“可惜這都是官府的地,怎么忙活,都沒有咱們百姓的份!”
有人嘆了口氣,幽幽說了一句。
“怎么會沒有你們的份?你們種地,一半都是你們的,只需要賣力氣就行。再說了,你們種滿三年,到時候,這地就是你們的了。你們只要照章納稅就行。”
林大人的話,讓眾人面面相覷,都是搖了搖頭。
“我們還是跟著王大人好好種地吧。自己種了地,到時候苛捐雜稅,各種徭役,早晚地都會被收回去,一家人還吃不飽飯!”
有人大聲喊道,惹起周圍人的一陣附和。
“就是!就是!在王大人手下做事,怎么都能吃飽飯,還強求個啥?”
“要是真分田地,王大人當了河南巡撫再說吧!”
“要我說,這天災**的,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眾人七嘴八舌,林大人也是搖頭。要是王泰當了河南巡撫,或許河南的百姓,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眾人一起忙活,終于修好了渠,此時已經是黃昏時刻,突然,有人指著遠處官道上大聲喊了起來。
“搶糧大軍又回來了!”
眾人抬起頭看去,果然,大道上塵土飛揚,無數百姓拉著大車,上面堆滿了糧食,旁邊有手持刀槍的彰德衛將士保駕護航,衛所的旗幟飄揚,一路向彰德衛營城而來。
“好,這下大家都有吃的了!”
“十有**,這是從苗大皋的田里頭收回來的!狗日的侵占屯田三千多頃,光是他的糧食,就夠上萬人一年的吃喝了!”
百姓們大聲議論,興趣盎然,林大人也是大聲喊了起來。
“什么苗大皋的,這田地本來就是衛所的!王大人收回來,正好用在大家伙身上!你們說,好不好呀?”
“好!”
百姓們發出震天的喝彩聲。
“大家伙趕緊吃飯,好好休息一會。晚上,咱們還要修好漳水南岸的溝渠。過幾天,番薯可就要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