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張為民的話,讓工匠們都是臉色發紅,個個興奮了起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王大人,一年的餉銀,能給一半就不錯了!”
“是啊!四月以來,已經有三個月沒發餉銀了,家里人都在等著用錢啊!”
“再沒有餉銀,就該餓肚子了!”
工匠們議論紛紛,王泰點點頭,擺了擺手,工匠們都是安靜了下來。
“大家聽好了,從今天開始,大家的餉銀照常發放,沒有虧欠。另外,今年虧欠的餉銀都會補上。”
王泰的話,讓工匠們都是興高采烈,有人大聲問道:“王大人,你說的是真的嗎?”
“這還能有假!”
王泰點了點頭,正色道:“回去后,告訴鐵坊的工匠,愿意回來的,都會補上餉銀,照常發餉。”
工匠們喜笑顏開,笑聲喝彩聲不斷。人人都從這位年輕的大人臉上,看到了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王泰出了鐵坊,打量著周圍沉寂的鐵爐,沉吟了片刻。
“張大人,你去查一下,固鎮的鐵坊共有多少,那些可以恢復,到時候,要讓它們都能煉出鐵來。”
張為民趕緊答應,這位新上官做事,每一次都是大手筆,也不知道,他那些銀子都是從那里來的。
“此外,挖炭、開采鐵礦的礦工,也要大量招募。這些事情,馬上就要安排!”
王泰拿起一塊煤炭打量,叮囑著后面的張為民。
武安煤炭品質優良,冶鐵再也合適不過。軍中需要鑄造的刀槍火器無數,自然要未雨綢繆。
“大人放心,下官這就去安排!”
張為民興沖沖離開,王泰和顧絳站在洺水岸邊,腳下滾滾東去的流水,倒是消去了部分暑熱。
岸邊垂柳依依,野草雜生,幾個衣衫襤褸的小孩,正在興致盎然地玩著風箏。那些個野草間的斷垣殘壁,還有那荒蕪的田地,似乎告示著眾人,民生多艱,彰德府還沒有從清軍荼毒的創傷中恢復過來。
“這些可惡的韃子!”
顧絳神色黯然,眼中的憎惡之色一掃而過。
“去年臘月,東虜大軍入塞,我大明官軍或潰或敗,本官帶領八千秦兵,借助高城厚墻,勉力保濟南城不失。”
王泰似乎在自言自語,他忽然轉過頭來,對一旁的楊震叮囑道:
“派人告知王國平,從南山鐵廠調一半人過來,再招一些工匠、雇工,盡快把武安的這些鐵坊恢復起來。”
固鎮周圍的煤鐵含量,足以支撐軍中的火器和兵器鑄造,還能顧及民事鐵器的生產,足以代替南山鐵廠。
“大人,兵器和火器鑄造,可是花費不菲啊!”
這幾日呆在軍中,見識了彰德府軍士的火炮、火銃,顧絳可以說是大開眼界,也是暗暗心驚。
王泰部下河南各衛,都在招兵買馬,不過,隨著張獻忠重新反叛,募兵的熱度,好像降了下來,顧絳也猜不透王泰的意思。
不過,即便是以目前河南各衛的募兵情況,彰德衛已經有了兩千人,王泰部下各衛加起來,募兵的總數,已是萬人。這么多新兵,需要的火器、兵器,準備起來,也需要一段時間。
“花費再多,就是砸鍋賣鐵,也是值得!對付東虜大軍,除了訓練有素,還要借助火器之利,方有勝算。”
王泰深深吸了口氣。援助濟南,不得不進城,還不是因為身單力薄。如果他有三五萬大軍,自然敢和清軍野戰,痛快淋漓,大干一場。
不過,如果他有三五萬大軍,他就揮軍北上,直撲巨鹿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人,都司各衛募軍,已有萬人之數。大人下令暫緩募兵,又讓新兵屯田,該不會與張獻忠、羅汝才等人起事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