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還不滾出去受罰!”
黃太吉冷冷一聲,衛士連連謝恩,連滾帶爬,逃離了大殿。
幾個侍衛趕緊上前,清理干凈了地上。
殿內大臣,人人噤若寒蟬,大殿上寂靜無聲。就是那些親王貝勒,也是垂首而立,恭順至極。
多爾袞臉色鐵青,垂頭閉目,手上關節發白,身子微微顫抖。
黃太吉一個殺雞駭猴,指桑罵槐,就掌握了局面。而自己卻成了眾矢之的,顏面盡失。
大殿上,黃太吉的長子,剛剛被由親王降為郡王的豪格,掃了一眼多爾袞,這位比自己還年輕的叔父,微微一笑。
自以為聰明睿智、戰功赫赫,有時候弄巧成拙,只會貽笑大方。
豪格的冷笑,落在豫親王多鐸,多爾袞的胞弟眼中,他看著豪格,似乎要噴出火來。
“杜度,你的長子杜爾詁,似乎就是這王泰所殺吧?”
黃太吉看向了杜度,目光落在了自己這位牢騷滿腹的侄子身上。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塞,一路勢如破竹,殺盧象升、破高起潛,入關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州縣無數,俘獲無數,燒殺搶掠,所向披靡,除了……
濟南城下,清軍死傷慘重,傷亡上萬,更損失馬瞻、杜爾詁等宗室子弟,就連右翼軍主帥岳托也是死無全尸。
“陛下,臣愿領兵討賊,誓要殺了王泰,割下他的狗頭,為我八旗的勇士,為我的杜爾詁報仇!”
提起王泰,杜度一瞬間紅了眼眶,勇氣和力量也似乎回到了身上。
“杜度,你這身子骨,沒有問題吧?”
看到杜度面色不佳,黃太吉關切地問道。
對自己這位戰功卓著的侄子,自己似乎確實苛刻了些。
“陛下放心,沖鋒陷陣,浴血沙場,臣絕不會含糊!”
“陛下,臣必會割下那王泰的狗頭,為我八旗子弟出口惡氣!”
皇太極還沒有開口,他最信任的猛將,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滿洲鑲黃旗的梅勒章京鰲拜,大聲喊了起來。
“聽說這個王泰,整天在報紙上鼓吹什么華夷之辨,春秋大義,宣揚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在朕看來,王泰居心叵測,不可小覷。”
黃太吉開口,一針見血,殿中的大臣們都是一愣。
“陛下,你的意思是……”
多爾袞心里一驚,不由自主脫口而出。
殿中之臣,一起把目光投向了黃太吉。
“你們也不想想,華夷之辨,春秋大義,民族主義,這不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嗎?這樣子耳濡目染,日積月累,你們說,即便我大清軍進了關內,那些個漢人百姓,他們會心甘情愿,服服帖帖嗎?”
黃太吉說完,咳嗽了起來,臉色也變的通紅。
一旁的醫官趕緊上前,輕輕為黃太吉撫背。
多爾袞見黃太吉面色焦黃,剛才的失落全無,心里暗自竊喜。
黃太吉再聰明,再雄才大略,他也抗不過歲月和疾病。
“陛下,你怎么知道,這報紙是王泰弄的?”
等黃太吉平靜了下來,多鐸上前,好奇地問道。
“報紙是《中原日報》,王泰是河南巡撫,再算算王泰去河南上任的時間,不是他又是誰?”
黃太吉拿起桌上的報紙揚了揚,滿臉的疲倦。
他也是因為報紙上對錦州軍事的分析而關注《中原日報》,也從中獲益匪淺。張存仁和石廷柱們的軍事策略,和報紙上許多地方的觀點相似,這也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