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八月二十日,松、杏之間,高橋東,黃太吉大營。
自黃太吉到達松山前線以后,整個松山外圍的清軍都是據險而守,清軍大軍的重點,已經放到了松山以西的松、杏之間和塔山大道。
清軍大軍一路狂突飚進,從南到北,明軍的戍堡、烽燧,百姓的村莊被輪番洗劫,斷壁殘垣、濃煙滾滾,做過殘破,一片狼藉。
高橋位于杏山和塔山之間,黃太吉在此地西下寨,也是因為一旦明軍突圍,清軍戰事不利,可以迅速脫離戰場,此處離錦州城的清軍不遠,方便穩妥。
距離黃太吉大營三里外的高橋河岸邊,一片泥濘的水洼地上,數百披頭散發的明軍俘虜被反綁著跪在泥水地上,或高聲怒罵,或痛哭流涕、磕頭求饒,
陽光明媚,照在明軍俘虜一旁的泥地上,明軍和百姓的尸體橫七豎八,死狀各異,泥地臟水血紅渾濁,顯然這些軍民剛被屠殺不久。
清軍們嘻嘻哈哈,不時摸著明軍俘虜的脖子,或是揪住他們的發髻,挨個揮刀砍殺,猶如殺豬宰羊一般。遇到那些破口大罵的明軍俘虜,他們揮刀猛劈,直到腦袋和身子分離,這才悻悻住手。
明軍俘虜一個個栽倒在泥水中,很快成了一具具沒有生氣的尸體,鮮血染紅了地面和水面,血水淌入波光粼粼的高橋河中,很快便染紅了河面。
清軍肆意殺戮,似乎要出一口惡氣,把他們這些天在松山戰場上的損失,給彌補回來。
從南到北,50多里長的塔山大道,以及松杏之間,大道之上,山野之間,到處都是尸體和鮮血,老人和小孩的尸體屢見不鮮,婦女被糟蹋,壯丁屠戮殆盡,處處慘狀,印證著清軍的暴行和罪惡。
看到黃太吉進來,滿大帳的大臣將領們一起行禮。
“柳將軍,讓貴國運來的5萬包大米,到了嗎?”
此次松錦大戰,朝鮮前后派了1500人,大多數都是炮兵,由朝鮮平安兵使柳琳統率。
“皇上,奴才剛剛接到稟報,三日前,朝鮮國的大米已經運達。5萬包,一包不少,正在運往錦州的路上,三日內就能到達!”
柳琳還沒有開口,護軍統領圖賴上前稟報,畢恭畢敬。
黃太吉輕輕點了點頭。關外糧食缺少,這五萬包大米,可解燃眉之急。
“關內的糧食呢?”
黃太吉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
此次松錦大戰,事關大清國運,也顧及不了那么多了。
“皇上,關內的糧食一月前從宣府出發,如今在哈喇慎蒙古,快要到小凌河,大約10天左右,就可以到達。”
豪格的奏報,讓黃太吉欣慰地坐直了身子。
大軍作戰,打的就是糧草餉銀供給。關內的這些大明晉商,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糧草無憂,也讓黃太吉的心,穩了大半。
“松山以西,塔山大道,各處的軍情如何?”
談完了糧草供應,不可避免地,黃太吉提起了松山后路的戰事上來。
“回皇上,塔山大道,從南到北,除了幾個大的驛堡,明軍的戍堡烽燧,都被我軍摧毀。”
豪格上前稟報,小心翼翼。
“除了那幾個?”
“皇上,除了杏山驛,塔山兩座驛堡。不過,我軍志在斷了明軍的糧道,還沒來得及攻打這兩處。”
豪格剛剛說完,多爾袞忽然接著說了起來。
“皇上,據哨探稟報,長嶺山有明軍五千人駐扎,看樣子來者不善!”
“長嶺山!”
(本章未完,請翻頁)
黃太吉微微一怔,點了點頭。
“看來洪承疇有些眼光。不過區區五千人又有何用?到時挖壕避開山體,這五千人,也是甕中捉鱉。”
黃太吉看了一眼多爾袞,目光轉向了眾位將臣。
“都隨我來!”